城外是25.4万亩新造林,城区有2900多条绿化设施道路、38万余株行道树;河流、湖泊、水库等91.9%的岸线有1200多公里沿水防护林带,高铁、高速等道路沿线有1400多公里沿路防护林带……掰着指头细数12年“
绿色南京”建设成绩单,市农委林业处处长齐佩文期待地说,今年,市民关注的森林
碳汇总量有望超793万吨,这些
碳汇从哪儿来,就从12年“
绿色南京”建设年均35亿多元的生态功能效益中来。青奥会期间,各国嘉宾将在古城南京感受绿意盎然的“绿都”魅力。
夏日炎炎,走进浓荫遮日的高淳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一阵阵清凉来袭。很难想象,3年前因松材线虫的侵蚀,原先满布山头的松树一棵棵枯死,绿色游子山成了秃山、荒山。“必须让山坡重新披绿。”高淳区请来南京林业大学
专家科学设计山体林相,乔木、灌木、藤蔓、绿草立体栽植,山体植被不再是清一色的品种,而是更接近自然生长的森林生态系统。短短3年后,人们再走进游子山,山体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90%。一位巡山的护林员说,3年来他们新栽的20多万棵树全活了,游子山又成了一座绿山。
在南京市12年的“绿色南京”建设中,山体复绿使得全市95%以上的荒山重披绿装,8.6万亩条件差的荒山宕口造林植绿,南京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现已超35%,居全省第二。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中有重要作用。”齐佩文说,南京市森林碳汇总量的增加,使得森林植物能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减少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让市民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
在筑厚“绿都”绿量家底同时,南京的森林资源质量也在提升,森林自然度现已超50%,达0.502。“这个数值表明已看不出人为造林痕迹。”市农委相关林业专家说,让森林原生态免受人为干扰的最直接的成效是,生物多样性水平的提高。
从江宁区新济洲码头坐船10分钟不到已靠近新济洲岛,这座长江江苏段第一洲群中最大的江心岛,是目前南京首家被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试点区的,早在14年前,岛上就开始实施生态搬迁,采用近自然的生态抚育方式涵养。14年后的今天,新济洲包括红豆杉、黄金槐等珍稀树种在内的珍稀湿地植物有366种,仅各种品种的树就种了240多万棵,草灌花卉18万平方米,各种鸟类5万多只。
为在全市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与建设体系,近年来,南京陆续出台了《南京市林地管理条例》、《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南京市湿地保护规划》等政策,鼓励采用近自然的森林抚育方法养护保护林业资源,近自然林业生态环境的打造,使得南京留鸟数量越来越多,不少多年难觅踪迹的野生动物也开始出没,全市243种鸟类中,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26种,占鸟类总量51.85%。
“12年后的今天,当初纸上的绿色规划已变成今天立体丰满的‘绿都’景观。”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在这个立体的“绿都”景观中,有用道路“绿色通道”、工业生态防护林、沿水防护林等构成的绿色生态廊道;有3800个村庄绿化、25个“森林镇街”等绘就的绿美乡村;有破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的城市公园广场绿化、社区绿化、屋顶绿化等;还有市民开门见绿、步行500米就有的休闲绿地,南京的城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