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碳汇成节能减排的“中医疗法”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贺春禄2012-12-27 08:49

伴随近期多哈会议的召开,气候变暖这一“老”话题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议题。对众多忧心忡忡的小岛屿国家而言,“两摄氏度”已成为悬在头上岌岌可危的达摩克利斯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如果将当前全球性气候变暖,比作因二氧化碳而中毒的地球正在持续发高烧的话,那么治疗方案既有‘西医疗法’,也有‘中医疗法’。”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教授黄少鹏说。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西方发达国家提倡的“治疗方案”以高科技、高成本的工业化碳捕捉和封存为主,即在烟囱里把二氧化碳分离浓缩出来然后深埋。“我认为,对中国而言,有一种‘中医疗法’可能更为有效——利用自然界碳循环的生物炭碳汇工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农村包围城市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有一些零星分布的黑色土地,这些土地与其周边原生的红色土地明显不同,因其上覆盖着厚达一米多富含有机碳的土壤层而特别肥沃。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作为陕西省三秦学者,从2007年开始接触生物炭碳汇的黄少鹏指出:“经考古测年确认,这一深色盖层是千百年前当地原住居民长期采用生物炭返田这一良性循环耕作方法的产物。而这一古老的方法具有从大气圈吸收排除的二氧化碳的巨大潜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取二氧化碳用于合成碳水化合物,从而形成包括果实和叶茎根在内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在自然界中最终又通过腐烂分解,把原先吸取的二氧化碳如数奉还给大气。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黄少鹏说:“生物炭碳汇工程就是要打破上述植物自然的碳循环,在植物有机质腐化分解前,以生物炭的形式把其中的碳固定下来并长期储存在土壤层中。”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研究表明,这种碳汇方法比单纯绿化造林更为有效。因为花草树木在枯萎腐败后,最终要将二氧化碳奉还给大气。而由植物捕获的碳至少在一两千年内逃不出生物炭的束缚,且生物炭在土壤中还有固水、固肥、固氮的功效,从而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黄少鹏表示,尽管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仍是传统农业型国家。“所以,生物炭碳汇的方法尤其适合我国国情,是一条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来缓解我国能源利用与碳排放这一突出矛盾的有效途径。”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据易碳家杂志估计,目前我国每年约有7亿吨的稻壳、秸秆、果壳、杂树、杂草等生物质被焚烧、遗弃、腐烂,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如CO、CH4、黑碳等大气污染物。此外,我国还拥有1.6亿公顷森林,以及不适合于种植粮食而生长其他植物的大片荒地。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即便是按比较保守的统计数据,如果中国每年能够裂解炭化5亿吨农林废弃有机物质,理论上就相当于吸收了7.3亿吨二氧化碳,即2亿吨碳当量。”黄少鹏说。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国家发改委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主办单位: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区22楼三层 联系电话: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1044150号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