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林业碳汇进入市场仍存在“瓶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专家指出,林业碳汇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综合效益好等特点。但其真正进入碳交易市场仍存在“瓶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国家没有强制性要求企业碳减排,所以没市场。现在来购买碳信用指标的企业,大都是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愿和公益行为。国际上也是这类被称为自愿碳交易或志愿市场的林业碳汇交易居多。”李怒云指出,我国目前碳交易市场上没有真正的“买家”,也正因如此,不少企业对于林业碳汇,仍处于“观望”态度。“由于一些企业对温室气体减排和林业碳汇的认识不到位,要说服他们捐资造林、自愿减排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另外,碳汇计量检测方法相对某些减排方法比较复杂,某种程度上也使得不少人对碳汇“望而却步”。“用来交易的碳汇必须是一个增量,而非存量。如何真正弄清楚我们每年到底净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目前来说还存在分歧。同时《京都议定书》对碳汇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也使得能进入市场交易的碳汇很少。”李怒云指出,在国际上,碳汇项目大概每5年检测一次,每逢期限将至,相关专家要对碳汇项目本身进行审核。“这就又加大了碳汇项目实施的难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同时,森林碳汇交易有固定过程,按照森林碳汇规则造林,一般要经过5年时间才能挂牌交易。“我们已经向国家林业部门申报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核证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争取年内出台。”李育文表示,广东省林业厅将积极开展研究,评估目前广东省森林碳汇储量及抵减工业排放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向广东省发改委提出广东省利用森林碳汇抵减在工业减排总量中的合理份额上限,争取今年10月完成。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