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碳汇林中走出低碳足迹
2009年4月,中国国电集团捐赠2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继北京之后,我省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会山西碳汇专项基金。截至目前已经筹集资金近5000万元,完成碳汇造林4.3万亩,据有关专家预测可吸收二氧化碳33万吨以上。
对于这样的成绩,业内专家直言不讳:“虽然成立早,但进展并不快。在山西这样的能源重工业大省,有这么多的高排放企业,一年筹资5000万元也不算多。”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省林业厅造林绿化管理处的黄守孝处长认为,发展碳汇造林在我省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公众认识上的不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一说到应对气候变化,人们就想到低碳。低碳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节流。但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单纯强调节流是不够的,更需要开源。企业和个人应该树立一种意识:把排放的二氧化碳存起来、吸收掉,消除碳足迹,实现“零排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山大附中学生陈一川问:“参加义务植树还不够么,为什么要捐钱碳汇造林?”黄守孝说,碳汇造林是新形势下义务植树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人们有时间、有机会就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没有时间或条件不具备,也可以通过购买碳汇来实现植树的愿望,两者并不矛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目前,省内已经有这样的先行者——潞安集团捐资1100万元用于碳汇,被称为“有担当、有远见的企业”;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会长吕日周的家庭为中国绿色碳基金会山西碳汇专项基金捐赠5万元购买碳汇,成为省内第一个“零排放”的家庭;第一位“零排放”个人是捐资10万元购买碳汇的忻州市河曲县榆立洼村党支部书记张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