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碳汇是指森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生物量的形式贮存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能力。森林碳汇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积累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生物量,是地球碳循环重要的汇和库,其与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森林每产生.. 1m。生物量,平均吸收.. 1.83tCO,有很强的碳汇功能。周国逸等研究成果表明,成熟森林在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土壤持续积累有机碳,表现出强大的碳汇功能。实施造林和再造林,增加森林碳汇量是世界公认最经济有效地解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由于工业化进程加速,致使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加之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使固碳作用下降,碳汇与碳源不能达到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影响全球碳循环。降低和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方式主要有2种:一是污染物减排;二是吸收二氧化碳。后者与森林有着密切联系,这是因为森林具有通过碳汇作用。通过植树造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通常其长期单位成本远低于通过工业产业升级、利用工业污染治理减排的成本,这也是近些年森林碳汇项目日益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的主要原因。
1森林碳汇发展背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地球向大气层排放的CO与日俱增,削减CO排放量,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已经成为共识。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该公约是世界上第1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该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审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在2008—2O12年必须将CO年排放量比1 990年削减 5.2。有约束的二氧化碳。排放机制为碳交易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国际上碳交易机制主要有清洁发展机制( CDM)、联合履行( JI)和排放贸易(ET),碳交易已成为面对气候变化的市场解决方法。国际社会对森林碳汇越来越予以关注,如《波恩政治协议》、《马喀什协定》都将造林、再造林等活动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CDM,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2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现状
综观整个《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市场,大都是减少排放的工业项目,而森林碳汇项目由于规则、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及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等诸多因素,目前交易项目少。以巴西为首的拉美国家和印度等在森林碳汇方面表现踊跃,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森林的碳吸收速率较快,造林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他们之前的造林规模有限,现在可以用来进行造林和再造林的土地潜力较大。在《京都议定书》的第.. 1承诺期内,发达国家可以通过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实现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不得超过其总减排量的1,即可在全球流动抵工业CO。减排量的森林碳汇约为35 00万t,已在国际森林碳汇活动形成竞争机制。我国开展森林碳汇相对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好。我国政府于2001年启动了全球碳汇项目,对开展造
我国通过实施.. CDM森林碳汇项目,可引人大量国外资金(如国际生物碳基金等)开展生态林业项目,缓解我国林业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同时,还引进国外先进的森林管理技术,提高我国森林管理的技术含量。为此,我国在考虑具体国情和林情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碳交易进展,不断探索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必将促进森林碳汇项目的交易和市场的发展。
碳交易发展迅速,市场机制引入到生态服务领域并正在实践环境服务市场。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通过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可以实现全球范围成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