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以“破界·共生”为主题的2025第三届“香山论碳”
碳标签年会在
北京香山首农
会议中心举行。
会议聚焦
碳标签标准体系10年演进历程,发布全球首个“基础+行业”双轨碳标签标准3.0体系,为全球低碳转型贡献系统性解决方案。
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认为,碳标签制度的法治化完善不仅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核心制度支撑,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机制创新。我国正通过产品
绿色升级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同步构建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互认的碳标签体系。这一进程既需要夯实法治根基——通过标准化建设、政策协同机制形成制度保障,更需在标准制定中注入中国实践智慧,最终形成制度优势向全球气候治理效能的转化通道。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从科技创新角度呼吁:“需以标准升级推动产业转型,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低碳生态。”他认为,应抓紧部署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注重创新驱动、过程强化、节能优先,同时推进碳标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各方面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地实现双碳的目标。
现场,全球首个“基础+行业”双轨三星级碳标签标准3.0正式发布。该标准首次构建了“基础通用+行业特色”的双轨评价体系,涵盖球磨铸造、智能电表、电力电气、农产品等四大细分领域。
中国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李鹏表示:“标准3.0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碳标签体系进入精细化、场景化新阶段,将为全球低碳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
碳足迹碳标签评价信息服务
平台2.0”也同步上线。这一数字化
平台整合了碳核算、碳标签认证、供应链管理等模块,可实现“一键生成
碳报告”,极大提升企业
碳管理效率。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等联合主办。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