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建筑行业稳步迈向绿色低碳

文章来源:黑龙江日报碳交易网2024-10-08 10:45

近日,由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参与编制的《建筑碳中和声明标准》获批发布,并于9月9日起实施。这个标准将对我省建筑行业以及碳中和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郭超。
 
填补空白 助力建筑降碳
 
“之前建筑行业在减碳方面的标准较为零散,缺乏一个完整和统一的碳中和标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业碳中和的推进效率和质量。”郭超说,《建筑碳中和声明标准》的发布,有效填补了这一空白,构建起建筑领域碳中和的标准规范体系,对促进建筑减碳和零碳具有积极作用。
 
郭超告诉记者,《建筑碳中和声明标准》集合了我国建筑领域的专家、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智慧。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会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DGNB)、黑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等央国企和国内外学协会共同编制。其中,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以建筑业为主的综合性省级产业投资集团,积极行动参与编制,突显了对建筑降碳的重视。
 
建筑业是“双碳”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行业之一。长期以来,建筑部门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碳排放构成中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但由于主体分散、个体规模较小、个体碳排放水平差异大、整体构成复杂,一直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郭超说,该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标准。经专家组评审,整体达到国际水平,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创新工艺 推动行业转型
 
近年来,省建投集团始终坚持创新工艺,在设计施工过程采用低碳、零碳技术和方法,降低建筑与环境的影响。被动式建筑、装配式住房、增强外墙保温、源网荷储……每一座新建筑中,都能看到建筑企业对低碳、零碳的探索和追求。
 
标准的编制不同于应用研究,需要下苦功夫和真功夫。碳中和研究院共5人,潜心研究一年多,过程资料垒起来有1立方米,审查会议超过50次,才成功完成了所承担的编制内容。
 
郭超介绍,新标准强调了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管理,为建筑业内相关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行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将激励建筑行业朝着“零碳建筑”目标迈进,推动传统建筑向节能环保转型。“具体来说,也就是鼓励建筑行业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依赖化石燃料。从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筑碳中和声明标准》要求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和材料,推动企业在建筑材料、设计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可以说,标准的实施,既是对建筑行业的一大挑战,也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宝贵机遇。
 
标准引领 聚焦前沿产业
 
标准引领传统产业创新发展,也指明了新产业方向。
 
“《建筑碳中和声明标准》的实施将激励材料企业开发新型环保材料,如低碳水泥、节能玻璃等,满足建筑行业的新需求。”郭超说,为了达到《建筑碳中和声明标准》的要求,材料企业将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耐久性,提升产品质量。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高效环保的建筑材料市场需求将增大,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对此,材料企业需要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确保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的低碳环保。材料企业将通过《建筑碳中和声明标准》的实施,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向高附加值的环保材料领域转型。
 
对于住建企业而言,《建筑碳中和声明标准》的实施是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新机遇;对于材料企业而言,《建筑碳中和声明标准》是产品研发和市场需求的新动力。
 
近年来,我省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公众参与、国际合作以及城市建设等多方面推进绿色发展。《“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了全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目标任务;《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将大幅度提高新建筑的能效表现;同时制定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生物质能和余热利用、智能建筑和数字化管理……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应用领域继续拓宽。
 
“围绕数据存储领域,还有三项碳中和相关团体标准也将逐步发布实施。”郭超说,我省的建筑行业正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至关重要。相信通过《建筑碳中和声明标准》的实施,推动持续的创新和合作,龙江人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见证一个更加绿色、健康、和谐的建筑环境和生活环境。(记者 杜清玉)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