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企业“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交易多方得利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碳交易网2024-07-24 15:14

绿色能源、碳排放配额、低息贷款,三种看似不相干的东西,正被撮合成一股绳。
 
今年5月31日,湖北“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交易正式运行启动仪式在汉举行。随后交易常态化开展,如今已近两月。湖北企业用碳配额做质押贷款、用贷款购买绿电、绿电抵扣碳排放配额的循环之路已开辟,正越走越宽。
 
20家企业试水尝鲜
 
进入三市场协同循环
 
湖北目前已成为国内累计交易规模最大的区域碳市场,在这里交易的是碳配额,控排企业的碳排放超过配额,就需要到碳市场购买补足,如果控碳得力,富余的配额可以出售。
 
但是控碳投入大,碳配额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种压力,它们很想用其他方法抵扣碳排放。生产使用绿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零,多用绿电不就相当于减少了碳排放吗?“理论上是这样,但以前这方法行不通。”湖北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詹智民说。
 
2023年以前,湖北碳控排企业无论是否购买使用绿电,统一按照0.5257吨/兆瓦时碳排放因子计算碳排放,即一家企业使用1亿千瓦时绿电,还是会核定该企业排放了5.257万吨二氧化碳。另外,绿电由于要计算环境溢价,在电力市场上价格比火电高,企业购买积极性不高。
 
随着国家推出绿色金融政策,国网湖北电力想到了让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逐步打破三者之间的壁垒。
 
2022年3月,国网湖北电力与湖北宏泰集团签署《电—碳市场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开辟了全国首个省级电碳联动市场。同年4月,推动湖北首场电碳双认证绿电试点交易,购买绿电的企业可凭绿电购买合同,获得电碳“双认证”绿电减碳凭证。
 
2023年,绿电交易首次被纳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同时各大银行均要求以一定比例贷款用于支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的产业,这为“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提供了政策支持。
 
去年8月28日,湖北组织了全国首场“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绿电试点交易,银行提供5000万元贷款,2家新能源发电企业、2家电力用户达成绿电交易约1亿千瓦时。今年5月31日正式开市以来,4家企业以自己的碳配额做抵押,从银行获得7250万元低息贷款,用于购买1.54亿千瓦时绿电,这些绿电又可以在碳市场抵扣最多11万吨的碳配额。
 
一场交易,多方得利。用电企业使用绿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仅可用于抵扣碳配额,还可获得低息贷款,降低了成本。新能源发电企业通过绿电交易,获得了环境溢价。银行执行国家绿色金融政策,拓展了优质客户。电市场,落实绿电减碳属性,扩大了绿电交易规模,碳市场激活碳配额金融属性,增加了运营收入。
 
詹智民介绍,自去年8月试运行以来,湖北已有20家发电、售电及用户企业参与三市场协同交易,签订了2.54亿千瓦时绿电购买合同,金融机构提供低息绿色贷款约1.23亿元,最多可抵扣18.2万吨碳排放。
 
多数企业仍在观望
 
新形势亟需加快行动
 
今年5月,有4家用电企业参与交易,收获颇丰。如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抵押5万吨碳配额,从招商银行获得470万元的低息贷款,购买了1000万千瓦时绿电,最多可抵扣企业7153吨的碳排放量。建始县泰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抵押49万吨碳配额从招商银行获得980万元的低息贷款,购买了1400万千瓦时绿电,最多可抵扣企业10014吨的碳排放量。按照当时的碳价,4家企业抵扣碳排放量,节省约440万元的碳履约支出。
 
“相较其他融资方式,这种模式使企业融资成本显著下降,平均年化利率大致可降低0.4%—0.9%。”招商银行武汉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在协同交易试运行前,国网湖北电力曾做过调研,结果表明,有1000多家企业表达了购买绿电意愿,但后来实际参加交易的仅有几家。
 
新模式有优势,为何鲜有用电企业行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三市场协同交易是新生事物,很多企业尚不熟悉,而知晓此事的企业,内部流程还未完全打通。“这一创新模式很有吸引力,但公司的电力交易、碳排放管理和金融业务分属不同部门,涉及贷款事项可能还需要总部审批。”中韩石化设备工程部电气专业主管杨志轩说,要想参与协同交易,公司内部还有大量协调工作要做。
 
然而形势即将发生变化,去年10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规,即全球首个“碳关税”开始实施,待过渡期结束后,从2026年开始,欧盟就会根据商品的碳排放量来征收碳费用。
 
目前,在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表现亮眼,被称为外贸“新三样”,湖北有较多“新三样”相关企业,这意味着一年多后它们便可能遭遇“碳关税”问题。
 
“湖北在全国率先打通了三市场协同交易的路,要进一步扩大惠及面,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增进共识。”詹智民表示,电力交易中心、碳交易中心与金融机构要更加紧密互动,优化办理流程和时效,提升企业的体验,让更多企业享受到跨行业的复合红利。(彭一苇、刘翊枫、任章铖)
 
编辑:刘  卫
 
责编:李  茜
 
审核:朱习芳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