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继平:加速能源数字融合 共谋低碳绿色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赵坤2024-06-25 15:13

“数能协同” 催生能源跨产业融合新模式,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夯实底座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数据资源正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充分的流通和使用。可以预见到,未来全球将面临“比特”(算力)和“瓦特”(能源)双重压力,“算力+能源”的融合发展,是解决供需矛盾的关键路径之一。
 
  中电工程坚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以模式创新加速推动“算电协同”一体化建设。在规划阶段,我们联合国家信息中心,抢抓算力“全国一张网”起步先机,创新推动“算力网”与“电力网”一体化规划,统筹算力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积极构建“国家算力网”与“绿色电力网”协同发展机制,从而实现算力负载与电源负荷的协同调节平衡。在建设阶段,我们以“投建营一体化”方式,投资建设了首个获得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东数西算”项目——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形成数能融合发展的典型范式。在项目中,我们创新提出了风光储、算力负荷等多要素融合互动、跨越物理空间的“源网荷储算”一体化绿色零碳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通过跨区域绿色交易,为算力负载灵活提供绿色低价电力,间接将清洁能源资源优势转为产业发展优势。此外,我们还在同步开发建设宁夏中卫“东数西算”枢纽源网荷储智慧零碳数据中心,推动贵州贵阳、安徽芜湖、广东韶关等枢纽节点的布局和开发。
 
  下一步,中电工程将继续狠抓数字技术变革新机遇,充分发挥能源电力领域全产业链优势以及集团平台优势,聚焦能源数字化,以加快科技创新为着力点,助推能源行业智慧低碳转型。
 
  中能传媒:对于能源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发展,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陈继平:关于能源数字化转型,我谈几点认识与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建议各方推动“算力网”与“能源网”的一体化规划建设。当前“算力网”的发展,与当年“能源网”的建设有着诸多相似相通之处。我们可以借鉴“能源网”发展经验,在“算力网”建设初期,就统筹做好总体谋划与长远布局,实现算力与电力的协同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做出了探索,也有成功经验与方案,我们愿为各方“算力网”建设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二是建议各方协同加强能源数字化技术创新。各方应补强打通能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加强在“算电协同”规划运行、能源数字化技术、关键技术装备等领域的互动交流,发挥各自人才技术优势,在推动技术共享与创新合作、工程投资与示范共建等方面采取更多的务实举措。
 
  三是建议各方加大能源数字化领域的金融支持。能源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带动,各方应出台更多的支持性金融政策,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优惠贷款、创新金融产品、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来支撑能源数字化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低碳转型,向“绿”而行。中电工程愿携手各方伙伴,推动更多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工程项目落地,为全球能源绿色发展和降碳减排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