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文章来源:中国网刘明洁2024-05-09 17:45

气候变迁造成的全球性影响愈发严峻,促使中国确立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以此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在此大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学科作为能源领域探测与开发的尖端,其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关键。该学科不仅承载着未来清洁能源技术突破的期许,同时对绿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着眼于资源勘查工程教育体系,在双碳目标指导下,对课程思政教学的革新进行探讨与研究,意在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科发展,支撑国家战略规划。希望通过研究,为资源勘查工程学科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改革路径与理论参考,协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共同推进我国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双碳目标”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原则
 
在探讨“双碳目标”——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宏伟蓝图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展现了卓越的历史重任和时代价值。在此议题上,课程思政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而成为了学生价值观塑造、责任感培育、以及创新思维激发的重要阵地。资源勘查工程领域作为地球科学的一部分,其使命在于探寻自然界中未被发掘的宝藏,更在于理性地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因此,课程思政不可避免地需引领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向他们传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其环保意识与生态文明的理念。课程内容需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使学生显而易见地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国家未来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通过解读资源勘查项目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不仅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技能的认知,也进一步强化了其国家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资源勘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道德困境,如资源勘探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开发利用中的社会责任等。通过这种实践案例的探讨与分析,学生能够在道德维度上构建起对专业的全面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还需集中体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通过对现实世界资源管理局限的剖析、对传统资源勘探技术不足的批判,引发学生探求科技创新的热情,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科学认知的局限性。
 
二、“双碳目标”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一)理念更新,树立绿色发展观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教师需深刻认识到,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绿色发展观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深化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理解,引导学生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原则。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将“绿色勘查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模块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环境责任感。例如,引入绿色勘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现其在减少生态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显著优势。创新教育方法,采用问题导向学习(PBL)、案例教学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深入探讨资源勘查工程在实现绿色发展中的作用与挑战。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国际视野,引入国际先进的资源勘查理念与技术,倡导学生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海外实习等,培养其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课程改革,融入低碳技术与实践
 
面对全球变暖与资源枯竭的双重压力,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已成为人类不可回避的责任与挑战。在这一宏大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低碳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课程改革应着力强化低碳技术的知识传授与实践操作。资源勘查工程作为一门与地球资源直接相关的学科,其专业课程不仅应包含传统的资源探测技术,还应深入整合低碳技术的理论与应用,诸如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低碳勘探方法等。通过系统化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低碳技术对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主动采取低碳行动的意识与能力。课程教学改革需增强实践环节的比重,特别是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室模拟等方式,使学生直观感受低碳技术在资源勘查领域的应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风能、太阳能勘探项目,亲自参与到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调查与评估中来,或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地下碳封存过程。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低碳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而且能够激发其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同和积极参与。
 
课程思政教学应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重视低碳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融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研讨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低碳技术在施工设计、工程实施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对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借此机会,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到每一名资源勘查工程师在推进碳中和进程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课程思政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应深刻理解低碳发展理念,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最新的低碳技术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为学生提供前沿、全面的知识视角。
 
(三)方法创新,案例教学与项目驱动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应聚焦于国内外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领域的成功案例与失败教训。教师应搜集并筛选那些富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典型的矿产开发项目,其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表现可作为教学素材。在分析这些案例时,可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技术路线选择、政策导向对比、环境成本核算等,进而显化资源勘查工程师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担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能形成全面审视问题的视角,培养其综合素质。项目驱动法的实施,需将学生置于真实或模拟的工程环境中。设计项目应充分体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如勘探方案的低碳设计、勘查过程中的节能材料使用等,期间提出的问题不仅要围绕技术难题,也应包含政策层面的探讨,例如碳交易市场对资源勘查企业的影响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应主动探索,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和咨询者,共同审视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探讨解决策略。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协同工作,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策略地运用专业知识,从而在专业技能和理论认知两方面都得到提升。
 
案例教学与项目驱动法结合进行,能显著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与实效,逐步引导学生转变为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行业新兵,这符合当前我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绿色能源转型与环境治理的宏观方针,并积极地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确实可以实现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评价机制,建立全面评价体系
 
基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评价,需专注于学生对“双碳”目标在资源勘查工程领域内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综合运用案例分析、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等多种方法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也促进了其问题解决技巧的增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塑造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评价机制的确立需充分体现学生在理解“双碳”目标意义、掌握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学习成效。通过组织讨论会、进行实地考察以及参与社会服务等多样化形式,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达成“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并增进对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深刻认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思维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必要条件。评价机制中应包含创新实践的项目评估,鼓励学生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结合“双碳”目标,探索资源勘查与环境保护的新方法、新技术。创新实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能够激发其创新思维,为专业领域的发展贡献新思路、新方案。构建此类评价机制需跳出简单的考试成绩评价模式,通过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价方式,如同行评审、自我评价和师生互动评价,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全面性和动态性。评价过程和结果应反馈于教学过程之中,形成教学与评价的良性循环,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提升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
 
(五)开展碳中和理念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教师需确保学生对碳中和的基本概念和背后的科学原理有深入的理解。这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资源勘查工程知识,还需要对环境科学和气候变化等相关领域有一定的掌握。实践活动应设计成能促使学生直接参与到碳减排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中,如通过校园绿化、社区环保项目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分析国内外成功的碳中和案例,如风能、太阳能项目的开发使用,碳捕捉和存储技术的应用等,旨在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这些项目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教师应鼓励学生就碳中和目标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合作或研究项目的形式,对碳减排的技术路线、政策支持、经济模型进行深入探讨。在此过程中,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分析问题,识别潜在的挑战与机遇。为确保教育内容的实时更新和科学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教师应定期参与相关领域的专业培训与学术交流,以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和资源,创造互动和协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展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未来教学改革时,应充分认识到培育具备绿色发展理念、掌握低碳技术能力及承担社会责任精神的重要性。这一进程必须紧贴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要求,涵盖思想观念的刷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手段的革新、教育平台的搭建以及评估体系的完善。诸如此类的举措不仅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更是为我国达成碳排放与碳中和愿景奉献实质性力量。随着全球气候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深化,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育必须不断更新教授内容、形式,借助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加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这样的教学方向不仅促进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为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智慧与动力。
 
作者:刘明洁,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双碳目标”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30907061265728阶段性成果。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