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在第八届中国能源模型
论坛(CEMF)年会上作主旨发言时表示,目前空气压缩储能、化学储能等集中的电力调蓄只能完成部分“绿电”储能,应改变用电模式,推广通过用电终端的柔性用电资源实现电力调蓄,将用电终端与电源端“捆绑”,共同建成新型零碳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稳定的新型电力系统,离不开 “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各环节的共同发力,推广整体规划的新型电力运行模式。
风光等
新能源“靠天吃饭”,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此前以用电负荷侧需要出发,发电侧随需而动的“源随荷变”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其中零碳电力供给与用电需求的季节差以及大比例风光电导致日内逐时的供需差将成为电力系统必须应对的问题。
“要将‘源随荷变’逐渐转变为‘荷随源动’,让终端发力。终端有巨大的储能资源,例如私家电动车可以每天储电,机械化农业中使用的大型农机若实现电气化也可兼作储能。同时,还应挖掘利用各类建筑的直接和间接的储能,建筑本体以及建筑内的储电、电气设备等也具有大量的电力可调蓄资源。”江亿表示。
除此之外,江亿还分享了他对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的思考。他指出,构建我国未来新型能源系统的关键在于实现零碳电力、零碳热力和零碳燃料的供应。
“想要实现零碳能源体系,我国必须在电力、交通、工业等领域进行深入改革和技术创新,同时优化
清洁能源的布局和调节机制。”江亿说。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