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江苏省首个生物质炭有机水稻减排增汇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成果发布暨
碳汇有偿竞价
拍卖活动在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顺利举办。现场,江苏省首张碳票成功交易。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市发展和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高淳区等领导同志及项目建设单位的科研人员出席了活动。
碳票是以凭证的形式,通过第三方机构监测评估,对权属清晰的农作物出具报告,用来统计一定范围内农业碳汇量的证明。生物质炭有机水稻减排增汇是指将秸秆通过高温碳化后,以生物质炭的形式施用到稻田里,从而改良土壤,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机水稻是东坝街道和睦涧村的特色产业,已连续多年通过有机产品认证,获得“江苏省名优农产品”称号。然而,有机肥的使用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升高,而减少有机肥的投入,既无法保证有机水稻的经济效益,也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达不到农田土壤改良的效果。2022年5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印发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其中稻田甲烷减排行动被置于十大行动之首,这意味着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农业也面临着减排增汇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出一条既能改良土壤、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又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创新路径,成为推动有机水稻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对此,高淳区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将东坝街道和睦涧村500亩有机水稻田作为试验田,通过构建有机水稻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固
碳计量模型,开展了不同梯度的生物质炭应用于有机水稻田的减排增汇效果比较研究。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张纪兵先生对项目结果进行了分析展示,施用生物质炭,稻田病虫害发生率平均下降1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6.1%,土壤固碳量平均增加89%,稻田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平均减少16%,净排放量平均减少51%,共产生碳汇130.67吨二氧化碳当量。在当天的竞拍活动上,上述减排增汇量以均价75元每吨的
价格被红宝丽公司成功拍下。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通过项目实施,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显著降低,同时,生物质炭作为外源碳施入到土壤中,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减缓了病虫害的发生,既保证了水稻增产增收,又达到很好的固碳效果。项目为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农田土壤质量提升探索了新模式。示范基地的减排增汇量通过有偿竞拍在高淳区内顺利交易,是江苏省首单农业碳汇交易,推动了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变现,对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淳区还探索制定了《高淳区碳普惠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对
方法学管理、减排项目和减排场景管理、减排签发碳积分转换和
碳信用记录等进行了明确,构建了价值转换机制,形成了消纳闭环。实施意见还明确了减排量消纳渠道,减排量可以用于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碳减排市场交易,也可以用于自愿碳抵消、自愿碳注销、公益捐赠或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省市区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共同为本次碳普惠运营工作提供支持,开展减排交易工作。
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2020年高淳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率先在全国启动GEP核算先行
试点,形成了一套核算指标、一项核算标准等“五个一”体系。通过GEP核算把环境与经济有机结合,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并且实现共富。2022年,高淳区获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
试点。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连续获得2021、2022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过程中,高淳区敢闯敢试,创新突破,围绕GEP核算包含的物质产品、人居文化服务等三类生态产品,全面对接市场实现价值变现。尤其是此次通过农业碳汇交易方式,破解了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交易难的困境,是一次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践。
高淳区相关领导表示,高淳将以示范基地的建设为起点,用好
绿色金融服务
平台,不断拓展
绿色金融在美丽乡村的应用场景,并以农业碳汇交易
平台为抓手,力争打造“农
碳交易+乡村振兴”的高淳样板,描绘出一幅农业碳汇的美丽画卷。当天还举行了东坝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