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
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
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同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
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
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
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
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这让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成都市委会主委梁伟感触颇多。今年全国两会,绿色低碳建筑是梁伟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梁伟说,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是影响“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主阵地之一。
“虽然国家、省、市积极推动建筑绿色发展、低碳转型,但由于顶层设计缺失,缺乏强制性约束,发展过程中存在重设计、轻运行等问题,影响了建筑业‘双碳’目标的实现程度。”对此,今年两会,梁伟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建筑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的建议。
“建筑绿色低碳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提升政策支撑方面持续发力,以标准为重点,推动政策优化、监管创新、金融赋能协同发力。”梁伟说。
首先,应完善建筑绿色低碳发展顶层设计。梁伟建议,修订和完善《建筑法》,其目的条款应突出强调绿色低碳理念,结合建筑活动全寿命周期的分阶段特点,新增“绿色建设”专章,对绿色立法内容加以集中规定;构建绿色法律制度以增强《建筑法》绿色立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如:明确工程建设绿色标准全过程执行制度、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建立绿色建设经济激励法律制度等;同时建立规划设计阶段的
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和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阶段的专项制度,明确各方法律责任。
“同时,深化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和标准建设及应用。修订和完善现行建筑设计标准,将建筑绿色低碳的基本要求纳入设计标准体系,纳入工程建设强制规范。”梁伟说。
监管模式与监管手段也应创新。梁伟说,建筑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注重建筑活动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梁伟建议,以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为基础,建立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阶段绿色审查机制,建立各环节连贯、闭合的管理机制,以确保建筑在实际运行中符合绿色标准。
“从建筑设计、建造和运维的整体性推进超低能耗建筑。以能耗限额、碳排放限额为基准,以市场能源
价格以及碳排放交易为抓手,推进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行。”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离不开金融工具的支持。
对此,梁伟建议,深入发展绿色建筑项目投融资市场,加强绿色金融赋能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基金、
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