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迎新规 煤炭企业如何接招?

文章来源: 国际金融报 见习记者 程梓欣2024-02-28 23:51

煤炭企业亟待绿色转型

 
  在这一背景下,高碳能源占主导的煤炭行业可谓首当其冲。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能源回顾:2021碳排放》报告,2021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63亿吨,其中煤炭使用产生的碳排放达到153亿吨,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2%。2021年我国碳排放达到119亿吨,煤炭利用导致的碳排放占据我国碳排放总量的69%,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
 
  从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技术不断突破,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将被取代。根据相关论文预测,到2030年左右,集中式光伏+储能将实现发电侧平价;到2035年末期,氢能-路面交通实现平价,非电公路交通领域平稳清洁过渡。届时,煤电、甚至非电领域的煤炭应用将遭到较大冲击。据测算,203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达到36%,煤炭的占比将下降到35%左右,但将失去主体地位。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进一步明确对煤炭企业影响最大,而煤炭行业的核心问题依然是供需关系。
 
  春节过后,有消息称,煤炭主产地山西省发布《关于开展煤矿“三超”和隐蔽工作面专项整治的通知》,省内部分矿企已下发减产要求,潞安集团、山煤国际分别计划减产1700万吨、800万吨。
 
  在传闻的持续发酵下,焦煤价格出现大幅波动。Wind数据显示,龙年开盘至今,煤炭ETF累计上涨5.83%、煤炭指数累计上涨6.09%。
 
  2月27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分别致电潞安环能证券部、山煤国际证券部进行求证,潞安环能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接到正式减产通知,不确定集团总部是否计划减产;山煤国际相关负责人表示,减产传言并不属实。
 
  此外,记者还向多方求证了这一消息,晋控电力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减产传闻是假的;一位券商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传闻并不存在,目前煤炭供给量的减少主要与冬季供暖逐步结束有关。
 
  尽管减产消息是假,但依然暴露出市场对于煤炭供应量的关注。进入2024年以来,煤炭需求跟涨,煤炭板块的市场热度不断升温,陕西煤业、中国神华实现多日大幅上涨。据国信期货分析,从季节性角度来看,春节之后,煤矿陆续开工复产,到3月将迎来全面复产,国内煤炭供应逐步恢复。
 
  在“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还面临着绿色转型的重任。林伯强指出,资源禀赋限制及新能源尚未替代传统能源的背景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低碳减排任务迫在眉睫,仍需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进行长期发展。
 
  目前,大多数煤炭集团已经开始布局新能源业务,包括绿电、氢能及高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2月23日,华亭煤业集团公司与甘肃平凉市静宁县人民政府签约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标志着该县首个风电项目正式落地。据介绍,该项目估算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静宁东、静宁西两个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加大静宁县发电供暖用煤保障力度。
 
  1月5日,中煤平朔集团公司公告称,中煤平朔采煤沉陷区60万千瓦离网式可再生能源制氢一期项目(绿氢耦合煤化工部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进行公众参与公示工作。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60万千瓦光伏发电系统、制氢系统及配套供配电系统等。项目建成后将授牌“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将是中煤集团首个国家级大型新能源基地项目。
 
  公告显示,中煤平朔采煤沉陷区60万千瓦离网式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光伏场区选址位于平朔集团露天矿采煤沉陷、回填治理区,实现矿山复垦绿化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光伏发电将全部用于离网制氢,主要用于耦合平朔集团煤化工项目绿氢需求,助力煤化工降碳减排、绿色发展。
 
  此前,据山西阳煤千军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披露,公司新能源部件智造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项目根据不同产品的规模及特点分别采用重力、高压、低压铸造生产工艺进行铸件毛坯的生产。项目负责人韩超表示,该项目预计将于今年5月左右正式投产。
 
  林伯强提示称,新能源项目的开展,往往受到盈利问题制约,不少煤炭企业并不愿意分出成本来进行相关建设。同时,煤炭企业布局新能源赛道属于跨界举动,需警惕经营风险。
 
  2023年12月29日晚间,山煤国际发布关于终止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产业化一期3GW项目的公告。根据公司此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公告,预计一期项目投资金额约318,878万元人民币。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煤炭企业实现减排需要通过降低高碳能源、增加清洁能源、发展减碳技术等措施,在提高成本的情况下,价格重心或相应略有抬升;但相应的也会抬高行业准入门槛,煤炭以及相关投资会出现下降,在地方政府调控能力增强情况下,会进一步加快行业的整合重组,行业集中度增加,伴随着大型国有企业话语权的提高,虽然供应弹性会逐渐下降,但也将减少恶性竞争的局面。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