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和司法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赵英民表示,《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的法规,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
赵英民表示,建设统一的全国
碳市场,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
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中,都对全国
碳市场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条例》重点就明确体制机制、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等诸多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我国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开启了我国碳市场的法治新局面。《条例》的出台对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推动全社会
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英民介绍,中国的碳市场是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就是强制碳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就是自愿碳市场组成,强制和自愿两个碳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选择了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2021年7月正式开市,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两个
履约周期,第一个
履约周期是2019—2020年,第二个履约周期是2021—2022年。目前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赵英民表示,全国碳市场的健康运行,为双碳目标实现推动全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测算,两个履约周期,全国电力行业总体的减排成本降低了约350亿元。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范围的不断扩大,碳排放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间的优化配置,将最终实现全国总的减排成本最小化。
对于目前存在的碳排放造假等问题,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张要波在发布会上表示,碳排放数据的测验检测专业性强,离不开技术服务机构。目前存在的碳排放造假等问题,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涉及了技术服务机构。《条例》对于性质严重的违法行为,坚持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有效防范遏制。
张要波介绍,《条例》对于接受委托编制年度排放报告以及对报告进行技术审核的技术服务机构,有篡改、伪造数据资料等弄虚作假行为的,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首先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0万元的,要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禁止从事相关业务。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从事相关业务。
张要波说,为确保《条例》有效实施,《条例》在着力完善法律责任相关内容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着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有力有效地震慑违法行为。
赵英民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以本次《条例》出台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条例》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配套制度完善,保障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严格依法管理规范操作,积极推进碳市场的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