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的技术基础,所以“双碳”标准体系的建设备受顶层设计的重视。中国发布过若干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类国家标准和项目减排量评估标准,2月22日,工业领域的“双碳”标准也有了时间表。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为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标准化技术组织编制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重点标准的研制方向。
华尔街见闻在这份《指南》中看到,工业部为初步建立工业领域双碳标准体系划的“死线”是2025年,届时将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
其框架包括基础通用、核算与核查、技术与装备、监测、管理与评价等五大类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
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
而到2030年,也就是“碳达峰”的最后期限,要求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协同降碳、碳排放管理、低碳评价类标准,支持标准化工作逐步向碳中和目标转变。
核算之难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指南》首先要求的就是制定核算标准,即摸清工业领域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底数的重要基础,评估温室气体减排量和评价行业、企业、产品碳排放水平高低的依据。
这与相较其他行业,工业碳减排更有复杂、系统的困境有关,如何标准化核算是科学减排的“元问题”。
“以一个工厂为例,首先需要确定生产的核心工艺以及清晰的碳排放核算边界,还需要明确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和能量的类型与来源,比如石油、煤炭、矿物等作为原材料和还原剂供应给工厂,在工艺生产过程中含碳原料会因加工、转化产生直接碳排放,工厂生产的能量供应大多是采用化石燃料燃烧,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也属于直接碳排放。”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石春艳研究称。
工厂生产过程还需要电力供应,如泵、压缩机等用电设备及工厂照明等,用电不直接产生二氧化碳,但化石能源发电过程会产生碳排放,所以电作为二次能源,在工业生产中属于间接碳排放。
“其他消耗外购热力和蒸汽而隐含的碳排放, 也属于间接碳排放,碳核算需要收集工业过程各
碳源生产活动数据, 在选择和获取碳排放因子后, 参考对应的排放源公式进行计算碳排放量,当系统边界包括不同行业时, 每个行业的核算边界不同, 碳排放数据也不同, 有的行业只核算直接碳排, 有的会加上间接碳排, 有的会把系统外的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 比如运输原料进厂的交通燃油排放也核算进去, 还有的核算了工厂建筑用电导致的间接碳排放, 这样就造成了碳排放在不同行业中的重复计算。”石春艳指出。
比如电的间接排放, 电力部门已经核算了发电过程的碳排放, 但其他行业在核算时为了突出行业的完整性, 也会核算用电的间接排放, 交通部门燃油的碳排放核算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核算边界不同, 核算结果数据也会出现很大差别,由工业部牵头顶层统筹制定统一标准迫在眉睫。
标准之意
上述难点正是《指南》的着力点。该标准体系将根据核算对象和核算边界的不同,分为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产品
碳足迹核算等。
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标准主要包括工序/单元、企业、园区等组织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标准。其中,在工序/单元层面,重点针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流程排放量比例较高的工序或单元制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标准;在企业和园区层面,重点针对工业生产中直接能源消耗量大、电力热力等间接能源消耗量大、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企业和园区制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标准。
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标准主要规范项目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基准选取、核算方法、核算范围、排放因子等,包括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通用要求、基于具体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等标准。重点针对储能及余能回收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原/燃料替代等具有显著节能降耗效果、能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项目制定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标准。
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主要规范工业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直接和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核算,包括产品种类规则、碳足迹评估等标准。重点针对量大面广、或生命周期内碳排放强度高的典型工业产品制定碳足迹核算标准。
此外,《指南》还明确要将技术与装备、监测、管理标准纳入体系之中,装备标准主要指能够有效降低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技术和装备标准,包括温室气体的源头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以及协同降碳等4类。监测标准主要是指能够量化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强度以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相关检测和监测标准,包括监测技术、监测分析方法、监测设备及系统等3类。管理与评价主要指为实现减碳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评价。管理与评价标准包括低碳评价、碳排放管理、
碳资产管理等3类。
由于是顶层设计,对于漫长、复杂的工业碳足迹减排,多部门之间的协作也变得可能。根据《指南》,未来还将加强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标准之间的有效衔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并引导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检测认证机构、行业低碳标准化技术组织、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推动企业加快实现低碳转型。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