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申明一下利益相关
我是
碳资产开发商和产品
碳中和咨询方,不管是强制市场还是自愿市场都在做,所以从利益角度出发,我支持产品通过碳抵消实现
碳中和,最好全部的产品都做碳中和,这样我的碳资产就不愁卖。
同时我也在做双碳教育培训,我希望
碳市场越来越繁荣,这样参与
买卖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我才能招募更多的学员。
我还计划做低碳电商,专门卖低碳或者碳中和产品,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愿意花钱花精力去做碳中和产品,这样我才有东西可卖。
除此之外,我还在做产品碳中和服务,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愿意花钱做产品碳中和,这样我才能赚更多的钱。
基于以上事实,我本文的观点可能会有主观倾向。
以下正文: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看一则新闻,说欧盟那边禁止企业宣传自己的产品是碳中和的。原因是通过买
碳减排来抵消产品的排放对消费者有误导倾向。
我不大清楚这一措施是否为欧盟打击自愿减排市场组合拳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确实让本就风雨飘摇的自愿减排市场雪上加霜。
我又赶紧去苹果英国官网上看了一下,还好,那个“碳中和”的手表还在。不过一旦这项法案正式实施,可能官网上“碳中和”的字样就得去掉了。
先说说这个法案对碳市场的影响,因为法案禁止宣传产品通过买
碳信用实现碳中和,那么至少在欧盟,原本计划通过购买
碳信用实现碳中和的需求就会消失。
又因为这部分的供应主要来自以VERRA为主的自愿减排市场,所以主要影响的是自愿减排市场,至于
CCER,应该没有半毛钱的影响。
再说说VERRA,这两年,在自愿减排市场几乎一家独大的VERRA几乎快被欧盟捶爆了,先是卫报炮轰VERRA的REDD项目全是垃圾,后有各种小作文说企业买碳抵消是“漂绿”让购买需求大减,还有后面关于节柴灶、水稻减排等项目存在问题的各种分析,让VERRA头尾不顾,欧盟这法案一出,算是给即将入土的自愿减排市场盖上棺材板,可以入土为安了。VERRA毕竟不姓欧,挂掉也就挂掉吧。
回到正题,那么碳中和产品是不能做了吗?
我觉得可以做,而且鼓励做。
至于为什么,我从三个方面来解释一下
首先是供应端,也就是碳信用的供应
目前认为不能通过碳信用的抵消来实现碳中和是因为有漂绿嫌疑,因为碳信用并不一定真正实现了减排。另一种更极端的说法是减少的排放都不能作数,要吸收的排放才能用作抵消。
诚然,目前因为制度漏洞等原因,现在签发出来的碳信用确实存在超发或者额外性方面的问题,但不能因此说明基于减排的碳信用都是无效的。
说一个我经常举的例子,假如有一片树林,为了增加碳吸收,你开始吭哧吭哧种树,但总有人在吭哧吭哧砍树,从纯增加碳吸收的角度看,防止他们砍树比种树来得更快,但你说“我不,我就要自己种树,而且不能雇人种,一定要是自己种的树才算是对地球做的贡献。”你说这是不是轴?
这里面防止砍伐就是减排,自己种树就是吸收,你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防止某个地区砍伐算不算为地球做贡献呢?顺带一提,目前整个地球确实是砍伐的速度远大于种树的速度,所以,这不是比喻,这就是现实的问题。
其次是使用端,也就是产品使用碳抵消来实现碳中和
关于这点,我的观点在多次类似议题的采访中都提及过,就是做产品碳中和的企业怎么说都比啥都不干躺平的企业好,应该鼓励。
苹果出了个碳中和手表,被很多媒体喷了一脸。说实话,苹果这个碳中和产品确实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我在我的文章苹果推出碳中和产品,凭什么?中也做了详细的分析。
但就因为是这个碳中和产品不够完善而被喷得以后企业再也不敢尝试碳中和,我觉得这是碳中和的退步。要知道之前比较热衷于搞碳中和产品的雀巢,因为不堪舆论攻击,已经放弃了这些产品碳中和。
积极花真金白银尝试做碳中和产品的企业被喷,其它躺平的企业却安然无恙,难道就是哪些喷子想要的结果?
诚然,中间是有一些企业浑水摸鱼,混淆视听,但总体来说要比一刀切的行为对全社会实现碳中和更有帮助。
光伏补贴,
新能源车补贴等为了某个产业而出的政策,有多少的企业钻政策空子去骗补。但这不妨碍整个行业因为早期的补贴政策而崛起。要是因为怕有人骗补就不推这个政策,那么中国的光伏和
新能源车产业早就洗洗睡了。
所以,即使有人浑水摸鱼,我依然支持企业搞产品碳中和。
最后是消费端,也就是消费者购买碳中和产品
欧盟那个法案其核心出发点是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上,认为产品宣传碳中和误导了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购买碳中和产品就是零排放。关于零碳和碳中和的区别我这里不展开,我重点讲一讲消费者对碳中和的参与感和购买低碳/碳中和产品的需求。
既然都怕误导消费者了,那说明碳中和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需求的。我们姑且认为以前对于这些需求的供应都不合格。但就因为不合格就直接一刀切禁止供应碳中和产品,是不是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
比如,我也是消费者,我就想买碳中和产品,我管你是自身零碳还是抵消中和,只要是碳中和的就行。那么此法案一出,我还上哪买去?
有人说,碳中和产品是伪命题,所以市场禁止供应是没毛病的。碳中和不行可以做低碳产品嘛。
这个不是不可以,但其实跟碳中和产品并不冲突。能做碳中和的产品,去掉抵消部分,基本也是低碳产品,所以差别就在有没有花钱把剩余的
碳排放给抵消了。图片因为抵消毕竟有成本,所以可能卖得要贵一些,但消费者如果愿意为此买单,我觉得是挺好的事情啊,那些不愿意买单的买其它产品不就行了嘛。
有人会说,低碳产品也不行,也会误导消费者。
那我就想问了,产品上面关于
碳足迹啥信息都没有,是否也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而且消费者理论上也有权知道产品是否低碳是否进行了碳抵消对不?
所以,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上看,这一刀切的做法也欠妥当。
总结
综上所述,我认为欧盟对于产品碳中和一刀切的行为有点过激,其实只要在供应端和使用端稍作规范,把整套产品碳中和认证体系建立起来,它对于全社会碳中和的贡献,要远大于禁止企业做产品碳中和的。
好在欧盟并不代表全世界,虽然长期以来欧盟在各领域特别是气候领域的规则制定上,都是起着引领的作用,但不代表一定永远都是他们在当规则制定者。
或许欧盟的这个法案也会对其它地区造成一定影响,但我认为这次可能不会有太多追随者。
国际碳中和标准ISO14068已经发布,里面包含了产品碳中和,苹果的碳中和手表在未来可能会在欧盟消失,但一定会在其他国家继续卖。
中国也零星有一些碳中和的产品出现,虽然这些产品的碳中和做得不尽完美,但这代表一个趋势,就是广大消费者愿意通过自己消费选择的权利来参与碳中和,推动和加速全社会实现碳中和。
所以,我鼓励企业们都去尝试做碳中和产品,欧盟不卖我们卖,说不定还能获得额外的订单。
我不但要呼吁,我还要实践,年后我就在我的橱窗上架所有在中国能够搜得到的碳中和产品,我还要开碳中和产品直播专场,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的碳中和产品。
不仅如此,我还要主推碳中和产品服务,帮助更多的中国产品实现碳中和。
说不定,中国借此机会,反而抢占了未来碳中和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
到时候,欧盟怕是肠子都要悔青了哦。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