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3):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绿皮书

文章来源:千龙网碳交易网2024-01-02 11:02

  12月29日,202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暨“双碳”目标与全球气候治理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第15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3):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绿皮书)。
 
  “2023年极可能是全球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2015年至2023年这9年也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9年。未来五年全球平均气温将继续再创新高。”绿皮书联合主编、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在致辞中表示。
 
  联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表示,全球极端气候变化愈加频繁,这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和解决。目前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大趋势,也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发展。
 
  绿皮书副主编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3):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报告数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绿皮书强调,全球气候危机的形势愈演愈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空前的巨大挑战,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任重道远。应对气候危机,促进全球绿色发展转型,凝聚了最广泛的全球共识。中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积极稳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引导地方、城市、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积极行动起来,逐步形成全社会落实“双碳”目标的合力。
 
  具体来说,绿皮书指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2023年中国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多地遭遇创纪录的高温和暴雨。气候的进一步变暖将加剧中国区域性气候风险。根据国家气候中心2023年11月的监测数据,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2024年春节。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极端天气可能发生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强。
 
  而低碳转型是人类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与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技术在助力实现低碳转型中往往有“乘数效应”。
 
  对此,绿皮书指出,随着数字技术和实体的融合、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全社会低碳意识的不断提升,数字技术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发展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优化植物种植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电网效率、节约用水、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可主动、综合、全面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满足人类社会对食物和能源的基本需求。此外,中小微企业、县域及农村地区、消费者个人和家庭将是未来数字技术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对象。
 
  绿皮书还指出,碳中和进程中,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及发展成为全球技术竞争和博弈的焦点。研究发现,在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电力、公路运输、钢铁、氢能和农业五大行业的能源转型将会加速,二氧化碳减排的力度将会不断加大,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仍需加大。五大行业的能源转型,可能会形成新的绿色贸易壁垒,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压力。
 
  气候变化绿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的专家联手国内气候变化领域一线学者联合编撰的权威性年度出版物。自2009年推出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通向哥本哈根》以来,已连续出版15年。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