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绿色建材全年营业收入超过2600亿元,2023-2025年年均增长15%以上。发布4项以上建材行业
碳减排技术指南,培育30个以上特色集群,建设50项以上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政府采购
试点城市不少于100个,绿色建材获证企业达到6000家,绿色建材引领建材高质量发展、保障建筑品质提升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到2027年,绿色建材全生命周期内“节能、减排、低碳安全、便利和可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度高的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和产品品牌,星级
绿色建筑力争全面推广绿色建材。
建筑领域
碳排放是全球
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来源之一。根据《2022年全球建筑和建造业状况报告》,2021年建筑物运营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约100亿吨二氧化碳,比2020年增加了大约5%,比2019年出现的上一个峰值高出2%。若加上生产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铝、玻璃和砖块)所产生的约36亿吨二氧化碳估计排放量,这一比例将上升到37%。
建材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绿色发展可以说是必然趋势。发展绿色建材可加快引导建材行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节能降耗,消化过剩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建材脱碳大势所趋
我国关于“双碳”的国家总体政策是以“1+N”的形式发布,其中“1”就是顶层设计指导意见,N就是各行业、各领域分别的政策措施。
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总体方针下,《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也随之发布。而此次《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很明显是对去年《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路线规划细则。
去年11月2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距今恰好一年时间。
《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包括:“十四五”期间,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持续推广,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十五五”期间,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确保2030年前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
绿色制造是建材行业碳达峰的要求。对此,《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构建绿色建材产品体系。将水泥、玻璃、陶瓷、石灰、墙体材料、木竹材等产品碳排放指标纳入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扩大绿色建材产品供给,提升绿色建材产品质量。大力提高建材产品深加工比例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高端化转型。加快发展生物质建材。
同时,加快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材,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集群。持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宜居绿色低碳城市。促进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提升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改造中使用绿色建材,特别是节能玻璃、新型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的比例,到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
近年来,围绕建筑、建材行业脱碳,各级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引导政策和标准认证体系,包括《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超低能耗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被动式设计导则》、《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等文件,极大促进了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飞速进步。
利好哪些产业
政策指向哪,市场就狂欢。
去年《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之后第二天,A股建筑材料板块拉升,北玻股份涨停,其它如西部建设、晶雪节能、四川金顶、韩建河山、福建水泥等股均有不同程度涨幅。此外,媒体曝出海螺水泥将支出235亿,打造“零外购电”工厂,大幅降低碳排放。
政策指引下,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建材行业产品单位能耗与碳排放强度将不断下降,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而加快清洁绿色能源应用的要求,也意味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获得更多应用场景。
根据此次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绿色建材全年营业收入超过2600亿元,2023-2025年年均增长15%以上。而在“双碳”目标和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建材行业万亿绿色市场将不是梦,身处该行业的企业都有机会在这场“绿色”运动中扩大自己的蛋糕。
发布4项以上建材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培育30个以上特色集群,建设50项以上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政府采购试点城市不少于100个,绿色建材获证企业达到6000家,这些目标都包含着巨大的商机和市场。
由于绿色建材
价格相对较高,开发商运用动力相对较弱,导致建材制造商研发能力不足,政府采购范围扩大实际将为建材制造商提供进一步的研发和发展空间。
从政府采购试点城市来看,近年来扩容迅速。2020年,南京、杭州、绍兴、湖州、青岛、佛山是首批6个试点城市。去年11月,财政部、住建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政策试点城市名单覆盖了22个省份(含直辖市),48个市(含区),目前政府采购试点城市共计54个,距离100个目标还有近一半的试点城市可以入围。
当天,还发布了《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对结构、暖通、给水排水、电气、部品与材料、结构材料与构配件的材料性能,包括绿色要求、品质属性要求以及对应的绿色标准都规定了量化指标。
政府采购试点城市意味着什么?根据通知要求,纳入政策实施范围的政府采购工程,涉及使用《需求标准》中的绿色建材的,应当全部采购和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建材,这为绿色建材市场打开了一个巨大缺口。
据了解,最早6个城市绿色建材试点工程项目超200个,金额超1000亿元。政府采购试点城市不少于100个,也就意味着项目金额可能超过万亿。
与此同时,绿色建材获证企业与目标还相距甚远。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数据显示,2022年,有超过600家获证企业对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作出承诺,超过1400余种产品通过不同形式参与活动。全年累计推动发放绿色建材认证证书3831张,同比增长194.7%。距离6000家的目标还有些距离。
据了解,由于绿色建材企业的标准相对较高,同时办理绿色认证的费用相对也较高,阻碍了企业办理绿色认证的意愿。不过,绿色建材新业态、新模式将会推动行业传统生产方式和流通模式的变革,这让行业的想象空间变得越来越大。
从和绿色建材密切相关的绿色建筑的角度,也能看到绿色建材的市场空间。《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国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据了解,当前我国存量建筑中具有绿色建筑认证的占比仅1%,这也意味着在政策推动下,未来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具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在“双碳”的大目标下,绿色建材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领域的重塑。对于行业中的参与者来说,都面临着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