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统一
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主要政策工具,也是由‘能耗双控’转向‘
碳排放双控’的‘牛鼻子’。”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近日表示。
恰逢“双碳”目标提出3周年,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日前在
北京举办“碳达峰
碳中和”专题研讨会。多位
专家学者围绕全球气候治理、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转型、碳市场等议题展开研讨,并就低碳转型的成本有效路径建言献策。
张希良在发言时比较了“能耗双控”与“碳排放双控”两者的目标及其转变的合理性,并表示,控制碳排放更为成本有效、更具灵活性,且更能鼓励多样化的技术创新。
本次专题研讨会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际政策研究部主任高翔进行主旨演讲。他介绍了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问题、基本框架、中国的贡献、全球行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要立足历史责任和本国国情,分步骤、分计划地实施,在制定方案时要兼顾雄心和务实,两者要平衡。
高翔同时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会义不容辞地去做,并将始终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力所能及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李政看来,处理好发展安全和
绿色转型之间的平衡,必须确立和强化“能源安全是发展
新能源的目的、同时也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这一意识。他还表示,应加快建立起“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又促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和大规模应用”的能源安全体系。
着眼于全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王金照在会上表示,低碳化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国际竞争新方向。他表示要用绿色低碳助力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
须指出的是,三峡集团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业师董秀芬在会上表示,今年既是“双碳”目标提出3周年,也是三峡集团成立30周年。“我们坚守
清洁能源集团本色,创新产业链、创新产业体系,取得了卓越成绩”。她说,三十而立再出发,希冀借助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为长江流域能源转型及绿色低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完)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