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
新能源商用车是大势所趋。相对于
新能源乘用车的32.8%市场渗透率,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9.4%,还比较低。但随着商用车头部企业不断创新模式,结合‘双碳’战略下的客户心理变化,市场逐步由单纯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兼容模式创新的驱动,强大的产业链基础、技术、零部件等核心资源实现了乘商共享。新能源乘用车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新能源商用车也开始步入快速增长时代。”
9月2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及十堰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全球汽车新生态发展大会正式开幕。《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此次大会中,北汽集团总经理、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研究员张夕勇针对商用车新能源的发展进行了分享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张夕勇表示:“交通运输行业的
碳排放量占我国
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其中公路运输占交通行业碳排放总量的87%。在总量增加的情况下实现
碳减排,推动公路运输行业新能源发展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商用车新能源化是公路运输行业低碳发展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商用车保有量为3328.6万辆(其中重卡839万辆,轻卡1921.1万辆)。张夕勇表示:“商用车占汽车总保有量3.19亿辆的10.4%,却贡献了50%以上的碳排放量。今年前8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537.4万辆,渗透率达29.5%。相较于乘用车32.8%的渗透率,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仅为9.4%,明显滞后于乘用车。”
目前商用车同样也步入了快速增长时代。“预计到2025年,商用车新能源保有量为150万辆,年减碳3750万吨;2030年达到300万辆(中重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35%,轻卡渗透率将超33%),年减碳8000万吨。”张夕勇表示。
张夕勇认为,在核心竞争力上坚持智能网联有效赋能,是新能源商用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突破单车智能瓶颈全新发展路径。智能驾驶在运输领域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司机短缺、运输安全、运输效率、运营费用等多项痛点,“车能路云”构造全新的智能出行生态系统。
围绕未来商用车新能源化“车能路云”融合发展,张夕勇提出:“加快规划和布局新能源商用车充换电、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充换电结合标准一体化,推动峰谷电价机制的普及应用,引导商用车进行有序充电;制定推行新能源商用车双积分政策,完善交通运输碳排放权交易细则,加快开放市场化交易。建议由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先行
试点,再逐步推广到其他主要城市,使用户享受
碳交易收益。”
他认为,应围绕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应用,持续扩大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场景。遵循“宜电则电、宜混则混、宜氢则氢”原则,在物流配送、市政环卫、通勤客运、公交等以中远途、中重型为主的场景充分发挥新能源商用车的应用,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全面电动化发展。
张夕勇表示:“构建氢燃料国家产业顶层组织协调机制及支持政策体系。氢能产业处于技术验证后期进入到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亟须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组织机制的生态引领作用,做好产业链和区域的协同。一是基于既有城市群组织机制,固化并建立产业长效引领机制。在各地政府层面形成联合工作机制,做好氢能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二是建立氢能示范应用和推广的跨部门协调机制,从氢能产业生态的角度来统筹全国或区域车辆端、能源端、工业端氢能产业应用和发展。”
最后,他建议,应规范新能源二手车处置处理管理及支持政策。制定国三、国四车辆报废补贴政策、跨省转出政策、二手车出口补贴政策,推动商用车企业建立完善二手车交易、出口、报废、拆解、再制造等全价值链运营
平台,推动二手车产业向
绿色、高效、专业方向发展。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