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时隔五年,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
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正处于”到“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关键期的判断,是对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困难长期性、复杂性、深远性的准确把握。
如何理解压力叠加和负重前行?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叠加,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大。生态文明建设由原来的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加强污染防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推进碳达峰
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安全底线和健全保障上全面发力。工作任务的全面性、系统性、艰巨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统筹发展和保护的压力不断增大,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经济复苏缓慢,复苏程度远低于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8%,较此前预测下调0.1个百分点,也低于2022年的3.4%,2024年将稳定在3%左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现实压力下,甚至出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应有所放松,为经济发展让路的论调。
生态环境改善和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转型任务更为艰巨。当前我国环境改善效果仍不稳固,2023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依然没有改变。
我国生产和消耗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原材料,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偏低。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煤炭消费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半数以上。公路货运量占比高达73%,污染排放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基础薄弱,2022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有所回升,单位 GDP二氧化
碳排放降低指标未能达到年度目标要求。
国内和国际环境治理形势复杂严峻,国际生态环境危机进一步加剧。当前世界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环境治理挑战进一步加大,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公约谈判斗争激烈。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治理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而一些西方国家将生态环境保护政治化,执行“双标”对我施压,要求承担超出发展阶段和能力的责任。部分西方国家打气候牌,出台碳关税等政策,妄图消解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成果。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化趋势增强,国际生态环境治理博弈压力激增。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核污染水直排入海,加剧了世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严峻形势。
如何理解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这是从新时代十年向新征程迈进的关键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因此这一时期就是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共同推进的关键期。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的关键期。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这一关键期,生态文明建设将与国家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同步推进,需要从经济、社会更深层次入手,更大力度改革,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
这是从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美丽中国建设迈进的关键期。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这一关键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全面推进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和低碳化。
这是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期。经过十年努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有很大提升,但离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还有待规范和统一,政策工具一般指令性手段多一些、市场经济手段没有充分利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大空间,基层生态环境部门治理能力还有待加强。
如何度过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关键期的判断,清醒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自立自强、艰苦奋斗,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期。
生态文明建设阶段任务目标的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不断螺旋上升的必然过程。由污染治理向生态全面保护转变,由针对少数污染物重点治理向系统全面治理转变,由末端治理向结构调整转变,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由一个阶段向更高级阶段跃升的表现,是必由之路,也是应有之道。面对压力叠加的关键期,我们唯有保持定力,稳中求进,扛住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减、方向不变。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成绩。
发展和保护、环境治理和结构调整不是截然对立的零和博弈,而是内在统一的互利双赢关系。加强保护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也能更好地实现有效保护。环境治理是去除经济肌体中污染重、碳排放高的那部分,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有正向促进作用。面对压力叠加的关键期,循道而行方能功成事遂。要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蕴含的理论、观点、方法为指导,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美丽中国建设蓝图不断努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存在的顽瘴痼疾,切实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处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快速发展的关键期,招致西方一些国家的遏制打压,我们无法回避、无法绕行,必须主动应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国际上发挥愈加重要的领导作用,必然会带来原有国际生态环境治理格局的演化甚至重构。我们只有继续坚持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更加主动地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面对压力叠加的关键期,我们必须稳如泰山,久久为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任何风起浪涌都不能影响我们向前发展的步伐和速度。要以钉钉子精神持续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挑战。坚持和加强党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全面领导,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