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动发展方式
绿色低碳转型,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强化绿色动能,助推生态城市建设。聚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工业发展,全力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提高化工行业园区集聚水平,全市化工企业入园率已达80%以上。壮大
清洁能源规模,积极推进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大力推进水发集团后屯、二十里铺等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分布式屋顶光伏工作,做到能上尽上、能用尽用,光伏发电累计并网48.0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37.88万千瓦。聚力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市5家企业已获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
试点示范企业。推广使用
新能源车辆,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全市
新能源公交车使用率已达100%,797辆出租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或
清洁能源车辆。
强化统筹管理,助推碳达峰
碳中和。严格贯彻落实“碳达峰、
碳中和”战略部署,完善绿色低碳“双控”发展机制,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
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协同推进“双碳”工作,鼓励支持火电企业积极开展减污降碳提标升级,推动大气污染物深度减排,华电国际邹县电厂完成了4台机组整机综合节能升级改造,年节约煤炭约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1万吨,试点安装非分散红外二氧化碳分析仪和超声波流量计,实现烟气二氧化
碳排放的连续监测。强力推动我市4家企业碳排放第二个
履约周期配额清缴
履约工作,积极开展现场督导,切实摸清企业配额盈亏、资金到位、履约进度等情况,实时掌握履约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做好对上汇报协调,确保按时完成履约工作。
强化要素保障,助推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全市87家助企攀登企业和114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建立服务企业联络员制度,创新实施同类项目“打捆”审批,实现审批时间再缩短、环评费用再压缩。完善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全面摸排,精准分级,主动服务,为项目环评报告的编制提供“保姆式”科学指导,切实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硬骨头”。今年以来,组织召开20个建设项目技术评估
会议,完成3个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工作,解决助企攀登企业3个生态环境保障类诉求,全市2023年省市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21个重大项目,已全部完成环评审批或登记备案。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