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逯世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即将发布

文章来源:财联社碳交易网2023-07-16 19:57

财联社7月16日电,在今天下午举办的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研讨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在发表演讲时表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即将发布。
 
自2021年7月16日至今,全国碳市场运行已满两周年。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开市两周年以来,交易市场一直备受关注。尽管交易市场只有两年时间,成交规模已属于全球领先水平。
 
不过,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看来,目前全国碳市场交易不够活跃,换手率和欧洲碳市场存在很大差距,应抓紧市场扩容,以提升交易活跃度,完善价格发现功能。
 
“我一直呼吁碳市场要抓紧扩容,不能只是2200多家电力企业。要让越来越多的控排企业参与,还要让更多的非控排企业,比如金融机构和家庭参与,让他们共同来参与碳市场,共同实现价格发现,推动碳市场均衡定价的形成。”周诚君在最近的某论坛上说。
 
累计交易额超过110亿元
 
财联社注意到,根据碳市场成交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1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99亿吨,累计成交金额110.3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天举办的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研讨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在发表演讲时表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即将发布。
 
作为助推“双碳”目标顺利落地的重要举措,全国碳市场自运行以来就备受期待。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财联社表示,过去两年中国碳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尽管处于初期阶段,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
 
林伯强同时指出,目前主要存在交易单价过低的问题。此外,由于电价没有随着碳价调整,所以很难向下游传导。碳交易的初衷是希望将化石能源成本向下游传导,以此抑制化石能源的需求,进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竞争力,但目前为止还没有达到这个目的。
 
机构投资者是碳市场交易的主体之一,深圳洛克资本合伙人李音临近两年一直在进行碳行业的相关投资。他对财联社表示,目前碳交易市场价格是被低估的,境内外碳市场交易存在差价,未来差价会逐渐抹平。“目前要在低估的价格下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使市场主体养成节能、降碳、控排的习惯,再将价格和国际接轨,最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李音临说。
 
财联社注意到,2022年以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交易额出现明显下降现象。
 
李音临对财联社表示,2022年以来,碳市场供应端部分企业由于成本原因,没有产生太多的货源。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看好未来涨价的趋势,认为节能减排会更加严厉,因此手握存量碳配额不愿意释放出来,导致供应端货源减少。此外,部分需求端企业资金实力不足,没有成本进行节能减排买卖双方都变得谨慎了,导致交易额出现降低现象。
 
全国碳市场扩容在即 多个行业有望纳入
 
目前碳市场建设处于初期阶段,仍有需要完善空间。林伯强对财联社表示,当前碳配额比较宽松,但如果过于收紧就会影响经济增长,因此需要全盘考虑。建议尽可能扩容,将多板块纳入碳市场,就可以全盘考虑碳配额问题。
 
今年以来,碳市场扩容信号被不断释放。5月18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承办的“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启动会在环境规划院顺利召开,参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碳市场扩围条件已基本成熟。
 
6月1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表示,已经着手准备全国碳市场扩容,预计明年会有新增行业参与市场。
 
财联社也注意到,近日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的初步方案。此外,其他被重点关注的高排放行业,如石化、建材等也相继召开了相关会议。
 
李音临对财联社表示,碳市场扩容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碳交易市场,目前参与主体是电力企业,下一步可能会纳入钢铁和建材行业,随后就是煤炭、造纸、航空等行业。此外,还会重启CCER的发放和审批,会把林业碳汇和垃圾回收处理以及节能减排等自愿减排数量纳入审批,这也是市场扩容的一部分。
 
李音临进一步表示,前者是把已有的排放大户监管起来,后者是将不纳入排放监管,但确实也有碳排放的企业和个人都纳入监管和鼓励引导范畴,让没有被严厉监管的非严重排放的企业和个人自觉自愿的参与控排行为中。
 
李音临认为,碳排放的核算环节,方法和理论都很成熟,但实际上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并不能保证精确度。“毕竟这是个交易的金融产品,出现财务造假问题,对市场是不利的”李音临表示,所以监管部门希望能用各种不依赖人主观能力的技术手段,例如物联网、AIOT、人工智能技术等,提高碳排放核查、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