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旅游之于日常生活,是一种跳脱,也是一种延申。我们借此机会走出日常的生活剧本,去探索可能存在的各色生活副本。当我们将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和思维融入旅游途中,我们便可在这些生活副本中将自己的身份从“游客”转化为“暂居客”,与旅行目的地有更深刻的交流与共创,从而获得更深刻、更特别的旅行体验。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从倡议到参与、从行动到生活方式——当低碳理念和行为已逐渐充分与日常生活相融合时,是时候更进一步,让能够为日常生活赋予额外色彩的旅行也变得低碳起来,以此在从中汲取放松和能量的同时,用低碳行动为城市与自然送上一份最实用、可持续的回礼。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在2023年的盛夏,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与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发布《“碳”路未来——低碳旅游指引手册》,以期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低碳旅游新趋势,号召大家一起用低碳行动为城市与自然送上最实用、可持续的回礼。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一、什么是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在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报告中首次被提出,即一种低能耗、低污染的旅游出行模式,达到旅游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低碳旅游的发展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旅游消费的低碳化:旅游过程中消费者碳足迹的减排,包括食物消费中的碳足迹、住宿消费中的碳足迹、旅游交通中的碳足迹、旅游活动及康乐休闲中的碳足迹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 旅游生产的低碳化:旅游产业及企业对清洁能源和材料的使用、绿色技术的利用、旅游过程中的碳中和与碳补偿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对于旅行者而言,“低碳旅游”意味着将低消耗、低污染等可持续理念融入自己的旅途规划和行程之中,以降低旅行对于环境和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看似为旅途增添了一份额外的负担,但其实并非如此——只要我们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和思维充分融入旅游途中,便可轻松打卡“低碳旅游”。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二、为什么要低碳旅游?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随着疫情的结束,经济逐步复苏,越来越多人选择长途旅行。旅游行业的复苏受到广泛关注。根据相关在线旅游平台数据,已基本追平2019年同期水平。同时,旅游行业的恢复也将带来碳排放量的增加,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议题再次受到关注。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旅游复苏带来的挑战与低碳旅游所带来的机遇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图1:国内旅游近年概况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图源:《“碳”路未来——低碳旅游指引手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 挑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 气候行动迫在眉睫: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2023》提出,气候行动迫在眉睫,要努力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C以内。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将带来高温、干旱、暴雨等极端气候,造成灾害损失。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通过减碳技术和低碳行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恶化。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 旅游业碳排放不容忽视:旅游业是加剧气候变化的行业之一。根据第一财经2021年的报道,旅游业占全球GDP总量约 10% 和就业的9%,同时,旅游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约为8%,远超许多产业。交通是其中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30年,全球旅游交通碳排放预计将从2016年的16.97亿吨增加至19.98 亿吨,占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3%。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 旅游业面临气候风险挑战:一方面,旅游业是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的行业之一,气候和天气状况直接影响人们外出旅行的意愿和旅游景点的正常开放。另一方面,自然和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极端天气、水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景观受到破坏威胁着旅游行业所依托的自然资源。
· 机遇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 低碳旅游,开拓新的市场机遇:后疫情时代,徒步、骑行、露营等亲近自然的体验式旅游产品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减少环境影响的低碳旅游方式已成为接受度越来越高的时尚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游客,特别是年轻人开始注重旅游产品的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属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图2:不同年龄阶段对碳中和航班的态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图源:《“碳”路未来——低碳旅游指引手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 低碳旅游,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旅游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疫后人们渴望更加精美小众的、亲近自然的、可持续的小团队旅行,通过徒步丈量山川、河流,增强旅游体验感。
# 低碳旅游,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旅游业是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的行业之一,气候和天气状况直接影响人们外出旅行的意愿和旅游景点的正常开放。另一方面,自然和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极端天气、水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景观受到破坏威胁着旅游行业所依托的自然资源。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三、有哪些低碳旅游场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场景一:交通——“高铁、动车、绿皮车;公共、共享、‘11 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虽然我们无法在每一次旅途中都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整地感受那许许多多的“绝美火车线路”,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将“高铁、动车、绿皮车”作为中短途“低碳旅游”的最佳出行选择。列车之旅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性价比高于飞机的经济(甚至包括时间)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出行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与此同时,列车的“慢”属性及沿途的多样景色,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日常的生活剧本过渡到生活副本的探索之旅中。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在我们抵达旅途目的地之后,“公共交通 + 共享出行 +‘11 路’”的组合出行方案,不失为一种为旅途增添别样奇遇,并让我们与当地建立起更为真切联系的方法。看似平凡的公交、地铁、轮渡,实则处处透露着当地独特的生活和人文特色。辅以共享出行和“11 路”(即步行)的补充,我们便可以更自由地穿梭于当地的真实生活之中,更充分地体验当地的日常生活,帮助我们实现从“游客”到“暂居客”的身份和心态转换。
·场景二:景区——互不干涉的无痕之旅,只需留下欢声笑语
低碳旅游之于景区游览而言,需要旅行者将其视为一场互不干涉的无痕之旅,因此需要旅行者和景区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作为旅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目的地,各大景区——尤其是自然景区,其实早早地就已开始构建一种低碳的旅游场景。许多自然景区都禁止私家车进入,要求旅客换乘景区内的专用车。这并非是景区故意要为游客增添麻烦,而是景区为游客构建低碳旅游行为环境的一种实践,通过用碳排放更少的电动大巴来代替机动车,来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体系。不久之前得到众多热议的只收空饮料瓶的景区公厕,其实也是关注低碳行为的社会机构借助景区来呼吁和倡导低碳旅游之无痕游玩的一种方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对于旅行者而言,我们需要在游览时刻保有对自然的敬畏,尊重并遵守保护自然环境的游览规则。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必急于用相机镜头来将景色定格,而更应感受此时、此刻、此地所带给我们的震撼。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场景三:食与住——以“暂居客”的身份,充分体验“当地”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旅途与日常生活最为贴合的两者,当属“食”与“住”。对于旅行者而言,实现这两个层面的低碳旅游,其实只需将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充分延申至旅途中即可。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除了选择获得官方认证的绿色饭店之外,对于旅行者而言,使用自带的洗漱和清洁用品、按需开灯和用水、减少寝具更换频次……这些可以让暂居的住处更有家的味道的小细节,其实就是一种低碳住宿的实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品尝美食,是旅游的一大重头戏。更多地选择品尝用当地食材制作的地方性特色美食,便能在让我们的味蕾享受新鲜之味的同时,感受当地的美食文化,并顺手完成低碳“逛吃”的实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大场景——共创低碳旅游的行为环境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凭借旅行者的一人之力,并不足以实现真正全面的“低碳旅游”。对于旅游业而言,“低碳旅游”意味着借助行业自身的绿色转型,为旅行者创造一个低碳旅游的行为环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无论是从自身出发,转向使用清洁能源、再生材料和环保科技,还是携手合作,共同搭建低碳旅游的线路、碳普惠机制和基础设施,各大景区、商家和相关行政管理机构需要充分地沟通和协作,为旅行者搭建低碳旅游的场景和行为环境,与旅行者一起打卡“低碳旅游”。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四、低碳旅游的新趋势
· 趋势一:从“生态游”到“低碳和可持续旅行”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从强调自然与原生态,到主动创新和转变。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依托景区林业碳汇、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应用,创新打造低碳旅游目的地空间,旅游业供给端转向低碳化和可持续化服务。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 趋势二:“低碳+文化”逐渐成为文化新风尚
# 创作方面:低碳主题文化作品创作和低碳主题文化活动组织;低碳创意设计和特色产品,将成为传播低碳理念和低碳文化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载体和供给内容。低碳文艺节目汇演、低碳主题艺术节正在成为新的原创活动类型。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 演出方面:从演出门票、现场能源和其他物料的损耗、塑料垃圾资源化利用,乐迷们到达演出现场使用的交通工具,都可以看出演出活动低碳方面的努力。“低碳巡演”、低碳可持续音乐节、零碳电影节、零废弃演出等正在兴起。
#空间方面:“全国首个零碳文化场馆”方案近日在上海发布,这个集剧场、电影放映、文化艺术展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设施,将努力为文化场馆零碳建设提供行业标杆示范。文化场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环保正在成为其重要特征。同时,一些文创产业园区也在利用文创资源集聚优势,将自己打造成“碳文创”产品的首发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 趋势三:“低碳+旅游”逐渐成为新标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零碳景区”,“零碳酒店”已经成为低碳旅游目的地差异化的新标签 ,通过植树造林、广泛采用清洁能源技术、降低能源消费、购买碳减排额等措施抵消碳排放的数量,来实现景区碳排放的零净增。同时,景区内交通广泛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为电动车和公共交通充电,同时设计专门的自行车游览路线。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越来越多的文旅活动本身被冠以“零碳”新标签,如零碳马拉松、零碳会议、零碳展览等等。围绕低碳科技馆,创意馆等展开的低碳科普游、研学游正在成为新的重要旅游产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重要的旅行组织和旅游出行平台正在启动自己的可持续旅行项目,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碳普惠机制,构建新的包括评价认证体系(如:绿色飞行航班、绿色住宿酒店等等)、公众价值激励引导机制(如用户通过遵循相关的旅行承诺来获得额外的积分)以及上下游整合的全新行业闭环生态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图3:跟着 LOGO 去低碳旅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图源:《“碳”路未来——低碳旅游指引手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五、结语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在养成低碳行为和思维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发现自己需要为此付出额外的努力,所以“将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和思维充分融入旅游途中”的“低碳旅游”,不免会看似是一种更加麻烦的模式和选择。
然而,给予“低碳旅游”一个机会,你就会发现这样的低碳转变将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旅行目的地所具有的更生活化、更自然、更别样的一面。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