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树种结构,实现增汇
北京“十四五规划”提出:“优化造林绿化苗木结构,推广适合本市的高碳汇量树种。强化森林健康经营,进一步增加森林碳汇”。要在坚持林业的基础产业和公益属性不变情况下,通过精细化运营、管理,加快传统林业向碳汇林业全面转型,让“青山”变“金山”,最大化实现森林的生态价值,产出更多碳汇。
目前,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44%,第一轮平原造林树龄已10年以上,新一轮平原造林已几近完成。据中国林科院2017年第9次清查结果,北京市宜林地面积已不足2万公顷,宜林地面积已十分有限。随着林木生长趋缓和新增可用地枯竭,碳汇新增乏力,需未雨绸缪。
在北京市第二轮平原造林完成之际,可有序启动对首轮平原造林林区森林的经营管理,适时启动新老更替,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森林碳密度,保持在森林覆盖率不变情况下,实现既有森林碳汇能力的新跃升。
有研究表明,调整林木结构、合理选择树种,可显著影响碳汇价值,是碳汇林业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北京市自2012年开始平原造林,至今已10年。由于考虑速生、绿化、成活等因素,种植树种多为槐、桉、桦、杨、桐等树种。这些树种易成活、生长快,为北京市平原绿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若论固碳,也就是碳储存能力,上述树种相对于杉、松、柞等树种,碳密度不高,储碳、固碳能力不突出。
建议针对建成林经营管理中,既要考虑速生易活、也要合理调整结构,增加高碳汇树种比例,间种或集中种植一批杉树、落叶松等固碳储碳量大、同时较宜作为木结构建筑用材的树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