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设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无疑是数字化变革的重要阵地。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借助数字化手段探路
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路径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力的重点,这不仅是商业银行积极贯彻国家政策的体现,对其经营发展而言更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因为
绿色金融整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科技的赋能将发挥有利的竞争优势,谁布局早,谁队伍更专业,谁金融生态圈合作伙伴更多,谁服务质量就会更高。
目前,商业银行科技赋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如下方面:一是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速绿色理念与自身业务融合发展。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的绿色金融业务已经向农户、小微企业、消费行业等领域纵深发展,需要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计量更多经济活动的
碳排放、
碳足迹。二是在借助数字金融手段精准识别绿色项目,提高绿色金融的普惠性。金融科技在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上存在天然优势,能更好地识别绿色项目、绿色主体。平安银行针对环境气候风险监测和预警处置开发的“平安绿金”大数据智能引擎,进行绿色项目识别与预警系统。三是开发可供供需双方和监管机构利用的评价体系和模型,增强风险识别能力。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加强环境风险信息的在线采集和实时分析,实现绿色识别精准化、评级定价智能化、预警处置自动化。
而碳账户的设计和开发,则是近年来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又一重要探索。简单的说,碳账户是商业银行在手机银行等
平台推出的界定碳排放权责的数据化治理工具,本质是从“碳维度”对经济主体的价值评估。从目前银行业的实践看,与“碳账户”有关的产品和服务大致上有两类,一类是企业“碳账户”,一类是个人“碳账户”。企业碳账户的建立可以实时监测企业能耗和碳排放情况。而个人碳账户的建立则有助于倡导民众培养绿色
低碳生活方式。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碳账户”,都与相应的金融服务挂钩,在额度、利率、期限、流程等方面享有一定优惠。
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对“碳账户”体系进行了尝试。2022年3月,中信银行开始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上线,公开邀请千名用户参与测试体验。这是该行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银保监局的指导下,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作,并与中汇信
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国内第一个银行上线的碳账户。内测版上线了包含水、电、气等各项生活缴费的线上业务办理,开通了
碳减排电子账单和电子信用卡等。据“中信碳账户”核算预测,每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用户低碳行为可带来超过2百万吨的
碳减排效应,可见碳减排具有广阔市场。展望未来,该平台将进一步引入绿色出行、二手物品回收等更多低碳场景,用户积累的碳减排量可兑换一定权益,中信银行以此激励用户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无独有偶,2022年5月,平安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正式在平安口袋银行APP上线,系国内银行业首个银联信用卡、借记卡全卡碳账户平台,是目前银行业首个全卡碳账户。作为底层更具官方特性的碳账户,“低碳家园”碳减排量由中国银联和上海
环交所提供关于银联卡的碳减排量计算支持,具有权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平安银行“低碳家园”可为用户提供日常交通出行全场景碳减排核算能力,将用户绿色行为量化核算数据进行呈现,帮助用户更好地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以绿色生活方式真正助力“低碳”战略。比如,用户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15项绿色行为,享受碳减排量和绿色能量的双重价值体系,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即可查看。其中,公交出行、地铁出行、公共缴费、共享单车、
新能源充电、高铁出行6大场景绿色行为可积累碳减排量;更多绿色行为诸如步行、数字信用卡、电子交易等共15项均可积累绿色能量,绿色能量可用于兑换植树公益。据平安银行透露,未来还将为客户提供单车券、公交地铁券、数字藏品等更多绿色权益兑换,旨在帮助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便于用户更长远地践行
低碳环保理念,享受绿色生活。
其实,商业银行最早的低碳理念应用可以追溯到2012年。2012年10月18日,由笔者提议发起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近40家商业银行共同举办的“电子银行环保日”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随后几年参与电子银行环保日的银行越来越多,达到了上百家。电子银行具有低成本、低耗能等特点,这种公益环保事业门槛低,人人可参与,人人可作贡献。通过电子渠道办理业务,免却了客户跑银行的劳顿,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还能节省纸张,保护森林。设立电子银行环保日的意义在于鼓励社会各界银行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大力推广电子银行,使其成为推进绿色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商业银行“碳账户”正式推出后,将可以量化电子银行环保日所带来的
节能减排效益和社会资源减少。根据CFCA发布的《2011年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城镇人口网银用户比例为27.6%,网银使用替代率为58.2%。假设网银用户每月需要去两次银行办理业务,平均每次10公里路程计算,累计全年可减少碳排放800万余吨,相当于种植了6.5亿棵树。相比十几年前,现在商业银行电子渠道的客户普及率更高,替代率早就超过了90%,减少的碳排放更多。
然而,
碳交易平台的设计并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独创。2015年6月,
北京环境交易所建立了全国首个自愿减排服务平台“
北京环境交易所服务号”。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一份研究报告介绍,通过“北京环境交易所服务号”,北京个人用户能将自身或家庭某一时段的日常交通、上网、家庭能耗、
会议及旅游等活动输入,进而运算出目标时段的CO2排量。为实现
碳中和,平台能为个人提供与被认证的CO2减排项目对接的渠道。通过步行、公交支付等行为积累“能量”,经常性手机“浇水”获取树苗成长“收益”。此外,2019年7月,成都
试点个人“碳排放账户”,用户乘坐地铁、公交或通过步行等减少碳排放的绿色行为加以“积分”,并能将积分用来兑换“实质商品”,例如咖啡。
对于崭新的业务模式,互联网公司也不甘落后。2016年8月27日,蚂蚁金服宣布上线“碳账户”。据蚂蚁森林声明“近几年,5.5亿用户以及近干家合作伙伴”参与,用户假如出行方式是地铁、步行、线上缴纳水电煤气费和使用电子发票等,还可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减少相应的碳排放。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个人碳账户主要以奖励的形式(以用户的名义种树)来激励用户改变生活习惯,但是奖励机制会带来巨大的开支。据蚂蚁森林声明“蚂蚁集团每年投入在蚂蚁森林项目上数亿的费用属于纯公益捐赠,仅2020一年间的投入就超过7.6亿元。此外,某地图导航APP、二手平台同样开通碳账户功能,当用户采取步行、骑行搭乘公共交通,或者在生活中出售、购买闲置的电子用品和衣物,都可以累积成个人减少的碳排放量,被日常使用的App记录在案,成为App上兑换商品的“货币”。
在企业碳账户体系中,发展最为成熟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碳市场中的注册登记系统。此类碳账户主要面向重点控排企业和自愿减排量拥有方。实际操作中,此类碳账户的应用场景与金融信用体系的联系更为紧密。以广州花都区企业碳账户为例,依托“穗碳计算器”小程序,构建“穗碳”大数据平台,通过统计企业电力、热力、油品、煤炭、天然气等能源消耗量和经营情况,基于排放指南,核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碳排放量,并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可信数据管理。通过深入挖掘企业碳排放信息价值,实现与“粤信融”平台数据对接引入征信机构创新编制标准化
碳信用报告,鼓励金融企业依据企业
碳信用报告开展产融对接。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碳普惠迅猛发展,普及面越来越广,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还未颁布专门的碳普惠制度,不同地区的标准有所区别,而且还存在碳减排量重复计算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比如,尽管各地实施碳普惠机制的原理相同,但由于所执行的碳减排因子不同导致各地所获得的碳减排效益有差异,就像在北京以公交方式出行1km与在深圳徒步出行1km获得的碳减排收益就有差别,同一个居民的同一种碳减排行为可以在多个碳普惠平台申请到相关收益。此外,个人碳账户积分计算需要更加明确的标尺。比如,乘坐一次公交车,有的平台给300碳积分,有的平台给200碳积分,积分测算的标准是什么,又如何确保数据监测的真实性?不少消费者担心他人由碳积分明细能倒推出出行信息,不利于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
展望未来,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的形式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碳账户将成为商业银行打造绿色低碳银行的重要切入点,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碳普惠体系相关金融支持政策。一是碳账户应该由监管部门或者行业组织统一建设标准、减排计量标准、行业应用范围,保证各金融机构推出碳账户的规范性。二是加大科技在碳账户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如应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合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碳账户赋能,提升碳账户本身的安全性和数据积累和交换的准确性和质效性。三是建立碳减排积分统一兑换出口,鼓励企业和个人的绿色金融行为,或者在金融服务的优惠定价和信用增强上给予正向激励。四是要扩大碳账户金融和非金服务的生态圈,让更多的商业合作伙伴加入碳账户体系,形成合作共赢的生态模式。同时,建议商业银行进一步发掘银行账户系统包含的绿色支付、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数据画像,将碳账户与一定的权益挂钩,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进一步增加绿色金融产品供给。
(作者:陶江,系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金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银行网
专家、高级经济师)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