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绿色发展 为下一个风口到来布好局

文章来源:证券之星碳交易网2023-04-08 10:54

中远海控日前发布的2022年ESG报告中,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484,923吨,特别是将绿色低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放在企业发展重要位置。这既体现了中远海控作为央企上市公司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勇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友好和谐共赢所应有的使命担当,同时又是非常清晰地展示了自己把握全球行业发展大势,加快战略布局,抢占竞争先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
 
清洁能源——快节奏适应环保新规
 
作为低碳环保的先行者,中远海控持续推动船队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建设绿色低碳燃料供应链保障体系,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在港航物流业的应用。
 
2022年,中远海控大力推广绿色甲醇燃料在船队中的应用。目前,中远海运集运和东方海外已签约订造的12艘24,000TEU甲醇双燃料船集装箱船,将于2026-2028年陆续交付使用。甲醇从诸多新能源燃料选项中脱颖而出,成为中远海控绿色船队建设首选新能源的背后,是甲醇在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更是绿色甲醇供应链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的持续性供应保障。
 
同时,中远海控也在探索其他清洁能源的使用,无论是“中远休斯敦”轮开展生物燃油试用、“东方横滨”轮首次船用生物燃料试航、参与长江干线首艘700标准箱电动集装箱项目,还是境内控股码头集装箱泊位岸电全覆盖、97.7%的场桥“油改电”完成率和引入纯电驱动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都表明,随着各地环保新规的加紧实施,中远海控正全力以赴探索降低碳排放新路径,千方百计地要把握住正在形成的绿色航运新的风口。
 
技术改造——多角度强化节能减排
 
另一方面,对于庞大的集装箱运输船队而言,有效的技术改造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早在2020年,中远海控为响应IMO2020 限硫令,就已通过采用低硫油与安装脱硫塔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地达到了IMO 设立的硫排放上限要求。
 
正是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中远海控所有新造船都能满足IMO船舶能效设计指数第三阶段的指标要求。比如,通过船型优化、筛选和比对试验,选出满足实际营运工况的最佳线型、螺旋桨和节能装置组合,使推进性能达到最优;采用桨前与桨后节能装置,有效提升推进效率、降低油耗;为新船配备高效主机、轴带发电机、变频控制系统、空调能量交换系统、高压岸电装置等多种节能减排技术,并预留气膜减阻系统的安装位置,为以后的升级改造提供可能。
 
此外,作为中国大陆首个通过CCWG验证的航运公司,中远海控还采用船舶废气处理系统和油水分离系统等环保设施,大幅度降低排放的有害物质。技术节能、技术环保的有序推进,彰显了中远海控在有计划实施绿色低碳环保运营的务实作风,可谓是推进国际航运绿色转型的行动者。
 
绿色治理——全方位践行环保理念
 
对于真正追求绿色发展的企业而言,不仅体现在设备与能源等硬实力上,更在于运营与治理等软实力上。从报告中不难看出,中远海控将对绿色环保的追求融入了顶层设计,明确将环保与公司治理相结合,设立环保目标,不仅建立完善的气候风险治理架构,并将其纳入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更在高管薪酬中设定节能、减排和环保指标。
 
报告显示,中远海控已经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监控体系,充分运用信息系统和各类监测手段,实现对船舶运营状况日常监控的全覆盖,主动优化航路选择,规避恶劣海况,合理安排抵港航速,特别是燃油消耗情况24 小时实时监控,结合对燃油预算——运营监控——燃油成本分析的全程闭环管理,实现船舶航行从“均航速”到“均功率”的转变,从而减少船舶瞬时油耗和碳排放。
 
中远海控对于环保的体系化管理是全方位的。比如,积极参与“保护蓝鲸和蓝天”项目,防止因航运导致的鲸鱼伤害;在新船舶的规划和制造阶段采用生命周期评估,减少船舶退役时对环境的影响;在船底开展水下摄像探摸,定期清除船底的海洋生物附着;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国际公约对压载水排放、船舶垃圾处理等方面的要求,甚至像油污水的排放都优于运营地的标准,有效保护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性。
 
2022年,中远海控、中远海运港口、东方海外国际均被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中远海控以及东方海外国际进入恒生ESG50指数。此外,中远海控荣获财联社评选的“ESG先锋奖项”,东方海外国际荣获新加坡环境理事会颁发的“新加坡环保成就奖”,这些都体现了业界对中远海控多年来建立完善ESG履行机制、践行社会责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高度肯定,更重要的是,这也将为中远海控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变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企业价值增长,积聚起令业界瞩目的实力。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