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农业面临的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举措

文章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陈敏鹏 苏询2023-03-23 09:01

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理念与技术选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全球已经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层面实施了很多自主适应方案。作为“靠天吃饭”的行业,农业从业者也已经自主采取了一些趋利避害的适应方案。但总体上看,当前全球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规模还不足以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不足以完全抵消气候变化给作物生产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全球各个区域开展的很多科学的、可行的适应方案也仍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或者相关政策的支持。所以,如何激励企业和农业从业者采取更有效的适应措施,是现在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发展,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生态系统在气候适应方面的作用。“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Ecosystem-based Adaptation, EbA)概念应运而生,即通过管理和恢复生态系统及其服务,提高社区的适应能力,缓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压力12。EbA能够有效提升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并带来多种共同收益。比如,我国云南省的哈尼梯田不仅有效地抵御了洪涝干旱,维持了农业产量,还创造了可观的景观价值13。另一方面,EbA决策也必须考虑不同群体和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否则就会影响适应能力,阻碍可持续发展。
 
目前,农业领域关键的适应措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是品种更替。即研究和推广抗逆性更好的作物和动物品种,提升其抗涝、抗盐、抗碱、抗热、抗旱等能力。有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全球39%的作物可能都需要更新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以有效地减缓气候变化对于作物生产的影响,提高作物产量14。相关研究还显示,相较于不采取适应措施的情形下,随着温度上升1~5℃,抗旱品种、增加灌溉和秸秆覆盖等适应措施会使作物的平均产量上升7%~15%15。
 
其二是调整播种期和田间管理。比如通过延迟开花和提高籽粒灌浆的速度,提高小麦对升温的适应,从而减少产量和蛋白质的损失。例如,研究显示,与1981—2010年相比,如果同时延迟开花和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在RCP8.5情景(高排放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050年全球小麦单产将提高9.6%16。再如,华北平原的冬小麦播种期已经因适应气候变化发生了较大变化,有效地减少了气候变化对于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17。预计到本世纪末,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中国玉米的播种日期提前2~6天,种植季节缩短3~6天,播种期的适应性调整可以最多避免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损害的9%18。
 
其三是灌溉技术。推广灌溉技术和提升灌溉能力是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例如,印度在雨养农业推广灌溉设施和技术产生了非常好的适应效果。1970—2009年,灌溉技术推广已经使印度小麦的单产提高了13%,同时还缓解了高温的不利影响19。中国的研究表明,高效的灌溉技术能有效提高玉米单产,例如灌溉可以实现东北三省玉米潜在产量中的23%20。
 
其四是改变种植结构和调整。温度升高和积温增加会使作物生育期缩短、生长季延长,并且会导致多熟制种植界限持续北移。区域种植结构是农业长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结果。美国的研究表明,如果不改变种植结构,2070年在RCP8.5高排放情景下,温度升高会导致美国的种植业收益损失31%,但是更适合气候变化的种植结构调整可以减少16%的收益损失21。
 
目前,气候变化使中国冬季热量资源显著增加,西南地区冬季复种马铃薯的播种面积增长了68%,总产量增加了1.2倍22。随着气候的暖干化,中国热带地区的农民会更多种植棉花、小麦、油料作物和玉米等耐旱作物,更少种植水稻、蔬菜和大豆23。如果能有效利用增加的热量资源,中国三大粮食作物有可能出现产量增加——水稻可能增加5.8%,小麦可能增加0.9%,玉米可能增加0.1%24。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