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2)》发布 张晓强:企业如何发挥碳市场主体作用?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王蕾2023-03-17 08:14

中国正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近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2)》发布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张晓强接受中新经纬专访表示,当前,中国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完善,下一步要推动政策细化、政策落实,发挥政策效能,强化金融支持,推动企业在碳市场中发挥主体作用。
 
以下为专访全文。
 
中新经纬: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也给出了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成绩单。一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8%;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比上年增长8.5%;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7.5%,提高0.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煤炭消费量增长4.3%,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您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
 
张晓强: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中国“双碳”战略提出已有两年。从2021年10月中国“双碳”工作顶层设计文件《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23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全国上下对做好“双碳”工作高度重视,不断推动政策体系完善、降碳减排和绿色转型发展。
 
但是2022年,国内外形势发生复杂变化,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深远影响。国际上,乌克兰危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交织,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凸显。欧洲多国重启煤电,全球化石能源消费出现明显回摆,但总体看,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不会改变。中国亦是如此。
 
从本次公报数据也反映出这样的现实情况与趋势。虽然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压力加大,但“双碳”工作仍稳步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各部门先后出台了能源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政策文件40余项。各地区各行业也在结合实际细化碳达峰行动方案,落实举措,“双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未来,中国能源消费的规模仍将稳步提升,必须要妥善解决经济增长的需求与“双碳”目标约束的矛盾。长期看,实现“双碳”目标的方向不会改变;短期看,“双碳”目标不能只讲降碳,不顾安全,只求转型,不计成本。必须守住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底线,把握好降碳控碳节奏,做好“先立后破”这篇大文章。
 
中新经纬:在化石能源消费明显“回摆”的情况下,下一步如何更好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张晓强:首先,要扎实推进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要千方百计用好煤炭。
 
为防止2021年出现的一刀切运动式减碳、拉闸限电等现象,2022年出台了一系列煤炭保供稳价的措施。如要求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充分释放先进产能。因此,2022年中国原煤生产45.6亿吨,比2021年增长10.5%。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也有一些上扬,但是守住了能源安全底线。新能源发展也快速推进。下一步仍应继续按照先立后破、有序推进的总体要求,进一步释放煤炭产业优势,推进减量替代。
 
其次,要在推进煤电与新能源电力融合发展上下功夫。要实现大规模基地项目的清洁能源并网消纳,先要解决新能源电力的间接性、波动性和电力能源安全问题,煤电要发挥重要作用,要夯实煤电作为电力安全保障的基本定位。同时顺应新能源电力比例逐步提高的需要,促进煤电向可靠性、可控性、服务性电源角色的转变。
 
再次,支持新能源电力大规模高比例消纳,要探索煤电与风光电融合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风光火储氢”一体化网络,创新硅电网、智慧能力、虚拟电厂,要积极发展新型储能技术,促进多能互补联动,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
 
然后,还要抓紧建立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部门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统计基础,稳步开展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
 
最后,要继续推进“双碳”国际合作。实现“双碳”目标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新经纬:我们关注到,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碳市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您看来,碳交易市场具体起到怎样的作用?日前北京绿交所正式启动备受关注,您如何看待其将要发挥的作用?
 
张晓强:通过建设碳交易市场发展推动“双碳”工作是一项重点工作,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从2013年武汉启动碳交易试点到2022年正式启动全国性碳交易,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即纳入2162家电力企业,覆盖45亿吨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截至2021年底,全国碳市场履约完成率达99.5%,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8亿吨,累计成交额76.8亿元。2022年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量5088.95万吨,年度成交额24.56亿元。截至2022年末,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4.75亿元。碳市场对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一步,全国碳交易市场还将拓展更多行业和领域,形成更加完善的全国性碳交易体系,制度也将更为完善。
 
而从欧盟的经验来看,交易所一方面可以促进二氧化碳排放多的企业低碳转型,更多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另一方面,有先进技术和富余配额的企业可以通过有偿出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这种情况下,价格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通过建立碳市场来促进市场价格形成,获得碳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也成为各国争相努力推动的工作。
 
当前,碳市场在全球范围迅猛发展。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碳市场进展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有25个碳排放交易系统正式运行,覆盖全球17%的温室气体排放,涉及区域的GDP占全球GDP的55%,另外有22个碳市场计划投入运行。
 
北京绿色交易所2008年成立。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CCER)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交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CCER全称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对中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全国CCER交易平台是使碳定价逐步接近其社会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在北京绿色交易所进行CCER交易,可以形成自愿减排的市场价格,为合格的自愿减排项目提供额外的经济激励,将市场主体自愿减排的正外部性内部化。
 
因此,北京绿色交易所将在碳定价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将有助于激发中国低碳减排的内生动力。
 
中新经纬:碳定价大家都非常关注,未来在推动CCER交易过程中,碳价机制具体如何完善?
 
张晓强:碳价确实可以给高排放企业压力,同时给低碳企业一个有力的激励。
 
而从碳价的角度来看,可能取决于多个因素,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水平、资源禀赋都有很大关系。因此,当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碳价格差异较大。比如,近日,欧盟基准碳配额主力期货合约价格(EUA)历史上首次突破100欧元/吨,而国内目前还在四五十元人民币的价格。
 
目前,中国碳交易主要是依据碳配额交易,而碳配额基本上是政策制定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未来就需要更为科学地制定区域行业、重点企业的碳排放配额。一方面,可以促进技术改革和能源结构转型,鼓励更多清洁可再生能源使用;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可以更多用上清洁可再生能源。
 
不过,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在不同地区、行业间差距很大。西北地区向东部地区输出煤炭和电力。当前虽然能耗计算已经记在用能方,但碳排放还算在能源输出方。碳排放指标体系正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总体而言,从国家层面,未来应对整个碳排放的统计核算以及将来碳配额科学合理的发放进行完善;从交易所角度来看,要进一步完善交易制度;从企业主体来看,也须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能源结构优化、节能提效等努力,使得碳排放得到控制。
 
中新经纬:以往“双碳”目标都是政策在推动。当前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已经构建完成了,在体系已经比较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起到怎样的作用?
 
张晓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在碳市场也是一样。2022年以来,“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有了,但是整个政策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落实还得有一个过程。2022年以来,“双碳”政策体系中的“N”加速建立和完善,为相关行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作出了重要部署。
 
而碳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因为能源的消费和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最主要的还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比如,中国煤炭消费量世界第一,一次能源消费占全球的26%,其中消费能源最大的主体是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农业企业相对消费要少;居民消费一次能源占全国的比重更小。
 
因此,在推进“双碳”工作当中,肯定是要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在技术创新、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增效等方面都要做大量工作。尤其是在新发展理念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深入人心,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用能的主体,就必须把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新经纬:具体而言,企业如何落实好主体责任?您有怎样的建议?
 
张晓强:首先,企业要学习国家方针大政,把握发展趋势和绿色节能要求,做好自身碳中和发展规划。
 
其次,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节能提效,并进一步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并首次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因此,企业在推动“双碳”目标进程中,一定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当煤炭在能源消费占比有所提升的背景下。
 
比如,当前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商业化普及最主要的障碍是成本太高。捕捉一吨二氧化碳,储存再加上利用,大约需要300元人民币,就没有办法大规模推广。如果通过科技创新使CCUS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规模地产业化应用,成本就会降低,那中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将不再成为负担,而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有利条件。
 
再次,特别是骨干企业、龙头企业,需要发挥好带动作用。其实当前中央企业和龙头民营企业已经有了很好的示范。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南方航空等20多家中央企业发布了“双碳”行动方案。华为推动生产经营及产品服务过程中绿色低碳转型,并对重点产品检测整体碳足迹,推动上游供应商设定碳减排目标;腾讯宣布实施“净零行动”,承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100%使用绿色电力。这些龙头民营企业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也在推动产业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
 
最后,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可能面临着想转但是不敢转或者不会转的问题,或者没钱转的问题。这就需要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要求整个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协同发展,以自身供给侧改革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新经纬:有研究说碳中和的资金缺口很大,那么在金融支持方面应该如何来做?
 
张晓强:企业发展必须有融资支持,而目前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所需资金缺口较大。根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预测,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中国新增气候变化领域投资需求规模为139万亿元,2021—2060年年均增加3.48万亿元。而自2018年以来,中国年均新增气候投融资贷款1.7万亿元,与每年超3万亿元的新增投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缺口。
 
要弥补这个缺口,政府出钱只能是“小头”,主要依靠引导、建立政府性基金等,更多的还需要金融支持。比如,在技术升级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等。同时,金融支持应是多方面的。如,绿色金融方面,有绿色贷款、绿色债券,还有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等方式。
 
尤其是中国目前金融体制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在推动企业绿色发展过程中作了很大贡献。2022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高5.5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01万亿元。2022年,金融机构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62万亿元和6.08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7%。从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9.82万亿元、5.68万亿元和3.0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34.9%和59.1%。
 
为了推动金融业更好支持绿色转型,央行创设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截至2022年末,央行通过两个工具分别累计发放资金3097亿元、811亿元。2022年全年两个支持工具带动的碳减排相当于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为保持金融对绿色发展、能源保供等领域支持力度,碳减排支持工具将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将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增加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发展。尤其是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领域的直接融资比重。比如,新三板、北京证券交易所在科创企业融资方面支持具有先进低碳技术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而更早期一些的企业,则需要更多依靠关注清洁能源“赛道”的创业投资基金获得融资发展。
 
总之,企业低碳发展需要金融多渠道多手段共同推进。
 
中新经纬:对于企业来说,当前低碳化发展也需要科技支撑。尤其是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在您看来,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低碳转型?
 
张晓强:数字时代正在来临,从“十四五”规划专篇部署,到2022年12月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在智能制造、节能降碳、绿色建造、新能源、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大力培育贴近业务需求的行业性、产业化数据商,鼓励多种所有制数据商共同发展、平等竞争;再到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倡导绿色智慧生活方式等,对于企业而言,低碳化、数字化已经是高质量发展的必备选项,低碳化发展同时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已经是一个大趋势。
 
分两种情况来看。对于平台类企业而言,需要发挥自身数字赋能的能力,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发展;对于产业链条上的大中型领军企业,更要发挥产业链核心企业优势,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相互融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中新经纬APP)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