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级
绿色交易所在
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建设。国家级
绿色交易所如何建设?近期重点有哪些?如何助推绿色发展?记者就相关话题专访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他表示,北京绿色交易所将持续强化碳量化、碳定价、
碳金融三大核心能力,积极建设全国
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中心、双
碳管理公共
平台和国家级绿色金融基础设施。近期将争取全国
CCER交易机构尽早启动。通州大运河畔,全新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正蓄势待发。
深耕15年迎来全面升级
“此时推进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是服务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之一。”王乃祥表示,实现双碳目标将带来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市场化、专业化平台,服务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
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的完善。作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北京绿色交易所正迎来一场全面升级。
其实,早在2008年,市政府就批准设立了北京
环境交易所(2020年更名为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首批中国自愿减排交易机构,陆续承担着北京市
碳排放权交易
试点交易平台、北京市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办理服务平台等职能。
近年来,交易所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点点滴滴,也跟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举例来说,在
碳交易等机制激励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能使用绿色电力,买到低碳产品。
深耕15年,北京绿色交易所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环境权益交易和绿色低碳服务平台。王乃祥表示,这些年来交易所自身积累形成独特的专业优势、平台优势,具备了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的基础条件。
持续强化平台三大核心功能
2021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这为北京绿色交易所明确了功能定位。
“北京绿色交易所将持续强化碳量化、碳定价、碳金融三大核心能力。”站在新起点,王乃祥说,要紧紧抓住承建全国CCER交易中心的契机,率先建立反映企业和项目排放量的碳账户体系,创新
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目前,北京绿色交易所承建全国CCER交易中心的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方面,全力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年
履约抵消工作,帮助超450家全国
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
开户和交易。另一方面,开发完成全国统一的注册登记系统和
交易系统,将为建设自愿减排市场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所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对境内符合条件、具有
碳减排效果的项目,通过交易减排量的方式,带来额外经济收入的制度安排。他表示,近期最重要的工作是,争取全国CCER交易机构尽早启动,加强与主管部门绿色金融政策衔接,尽快推出相关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
将成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载体
按照定位,北京绿色交易所要建设成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成为“双碳”工作的排头兵、改革发展的试验田、绿色金融的示范区。
作为首都,北京正在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还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同时正在推进“两区”建设。王乃祥表示,这一系列重要定位都要求北京市在双碳、改革发展、绿色金融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这意味着,北京绿色交易所要保持和巩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环境权益交易和绿色低碳服务平台地位,打造国家级、综合性绿色资产交易平台,还要积极创新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同时,作为北京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载体,北京绿色交易所要创新更多碳金融和绿色金融产品,助力北京市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
国家级绿色交易所还将积极助推首都绿色转型发展。他举例称,比如可依托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体系、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等,助力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发展,也可通过深入参与碳普惠机制建设,加快绿色
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