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强度的影响因素
碳强度作为绿色发展的决定因素,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发现碳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程度。经济结构对碳强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产业规模的作用。在之前的相关研究中,行业产出占整个经济产出的份额通常被定义为经济结构。由于中国工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因此,经济结构的升级有可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例如,有学者的研究发现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可以达到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目的。有学者的研究也表明,通过第二产业的结构变化可以预期中国省级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王文举和向其凤认为,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的重要因素,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可以为实现碳强度目标做出高达60%的贡献。
关于能源结构方面,涂正革提出低碳能源结构有助于降低八个主要工业部门的碳强度,包括初级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建筑业和运输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商业和其他部门。有学者认为能源强度的下降和能源结构的变化减少了钢铁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学者发现,八个发达国家和两个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碳强度受到生产率、能源结构和油价的影响。
有学者发现煤炭使用量的下降是二〇〇六-二〇一五年中国碳强度下降的主要驱动力。有学者认为中国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能源结构阻碍了工业碳强度的下降。关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有学者的研究表明节能技术的变革对OECD国家的
碳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学者指出能源使用技术的进步明显有助于降低中国的工业碳强度。有学者的研究表明产业技术进步是二〇〇六-二〇一四年中国工业碳强度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学者的研究通过二〇一〇-二〇一六年的中国省级数据分析,得出国内创新显著降低了中国省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结论。
在FDI的影响方面,有大量证据表明开放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环境绩效。例如,有学者研究了FDI对中国天津市的碳强度的影响,发现FDI在减轻碳强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学者也提供了类似的经验证据,发现FDI能够降低中国省级的碳强度。也有文献认为FDI会导致碳强度的提高。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