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行
绿色消费,为“
碳中和”目标努力,韩国推出了不少举措来鼓励民众
绿色出行、绿色消费。
援引新华社消息,韩国环境部于上个月22日宣布新的环保项目,希望通过以“碳中和积分”兑换现金的方式来鼓励民众进行环保消费,民众每次消费最多可获得2000韩元(约合11元人民币)的“碳中和积分”,每月最多可兑换7万韩元(386元人民币)积分。
一次最多11元看似没多少,但积少成多。在该环保项目中,无论是买食品饮料自带杯/盒,还是外出租用零尾气排放汽车,亦或是配合回收旧手机等等,都可积分,积分的方式和渠道正在逐渐增加。
据韩联社报道,有意愿参加这一项目的消费者,需先在环境部指定网站注册。低碳消费,无疑是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各参与国的国民大事。然而,碳账户推出时间不短,到现在进展都算不上理想。
韩国鼓励环保消费有新招
韩国人爱喝咖啡,骨子里流的是冰美式,韩国也是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咖啡市场。在首尔街头,到处都是各种精品咖啡店。
三年疫情对于消费习惯产生了不小的改变,直接导致外卖食品激增,塑料危机由此产生,与环保和碳中和相悖的消费者习惯,使得韩国政府着力推出餐具回收计划。
在鼓励居民开设碳账户之前,为了加强对咖啡店一次性杯子等产品的使用限制,韩国政府曾于去年6月推出一项计划:消费者在咖啡餐饮店等地购买一次性杯装饮料时,需缴纳300韩元押金,该押金会在退回一次性杯具后退还,该计划涉及韩国国内3.8万多家餐饮店。
不过,退还餐具不需要原地退还,全国任意门店均可操作。
客户在应用程序上预先注册银行账户,退还时通过扫描杯子上的条形码贴纸来退押金(图片来源:Korea Bizwire)
在发布这一政策的同时,韩国政府还计划在地铁站、公共场所等地设置无人回收机,并计划从2024年开始全面禁止在大型超市使用PVC材质的包装材料,改为更环保的聚烯烃(PO)等替代品。
但这一计划推出没多久,就遭到餐饮业的抵制,店家们普遍认为这一方案增加了运营成本,同时可能会降低每日营业额,因为消费者可能不接受为一次性杯子缴纳押金的做法。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这一方式能够促进一次性产品的回收利用,但从民众反馈来看,执行难度并不低。
因为政策受到质疑,这一可回收杯押金制度的正式执行,时间一再拖延。目前最新的进展是计划在济州岛等地先推行,全国范围的推行还未确定。
对于韩国政府来说,绿色消费和绿色出行是整体碳中和目标下的“无奈”选择。援引《人民日报》报道,近5年来,韩国主要连锁咖啡店和快餐店年均使用8.7亿个一次性杯子,但回收率不到3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连锁店的一次性杯子使用量进一步上升,2021年已经超过10亿个。
既然交押金的方式不被接受,开设“碳中和账户”就成为韩国政府针对消费端环保的新希望。
以购买饮品为例,倘若消费者在咖啡馆等场所购买饮品时自带杯子,或退还店家外卖时提供的可重复使用杯子,每杯可获得300韩元(1.65元人民币)的积分。这些积分既可以兑换现金,也可用于店内消费。
目前韩国有四家大型连锁咖啡品牌参与这一项目,包括星巴克、保罗·巴西特、The Venti以及Mega MGC Coffee。
韩国环境部希望通过上述新的政策,增加每年咖啡杯的回收量。
从执行层面来看,采用积分换现金的方式增加大众绿色消费践行意愿,可能是最能刺激心智、从而推进绿色消费的做法。
韩国一直在国际舞台上倡导绿色增长,试图在绿色发展领域发挥国际作用。2012年10月,韩国仁川松岛新区在气候变化的援助规模上,力压全球第二大的德国,成功获选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GCF)秘书处所在地。
根据韩国发展研究所(KDI)的估计,GCF秘书处会给仁川市带来每年 3800 亿韩元的经济利益。
不过,虽然韩国具有亚洲领先的
碳市场,但在减碳这件事上,中国的决心同样很大。上述碳账户的开设,国内同样已经有所尝试。
国内的碳中和账户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倡导绿色消费”。
“个人碳账户”的建立,毫无疑问可以极大推动绿色
低碳生活方式的培养,推动消费侧的绿色低碳转型。国内也一直在鼓励民众开账户、实现低碳消费。
但目前国内的碳账户推进难题在于,消费者在操作过程中存在障碍壁垒,选择和学习成本过高。
究竟选择哪家开设账户?如果兑换积分,积分如何变现?等等问题都成为国内碳积分转消费的障碍。
阿里巴巴推出「88 碳账户」、深圳市政府和腾讯推出「低碳星球」、中信银行推出的「中信碳账户」,消费者究竟选哪个?
虽然用积分看电影、骑共享单车等等有吸引力,但过高的成本也会降低消费者热情。对于很多人来说,各
平台的
碳排放计算方式和兑换机制还是太杂乱,不够吸引人。
也许有时候,大家不是不想环保,而是一些环保措施,执行起来欠缺便利性。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