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
绿色低碳发展。”自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并强调经济发展、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科学论断,为实现更高质量、更加
绿色、更有效率、更为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当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曾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留下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持续退化、资源禀赋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传统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在整个经济产业中的比重仍然较高。“双碳”目标提出后,高碳能源系统和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亟需进行重大调整,要推动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就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秉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协同发力,加快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之路。
推动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坚持“全国一盘棋”,一方面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明确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技术水平优势、资源禀赋特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强化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战略性布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分类施策;另一方面要加快全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布局,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战略,有效发挥“链长”和“链主”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作用,推动能源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推动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需要集中力量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政府为支撑,重点攻克低碳零碳负碳、
新能源新材料、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工业节能、可再生能源发电、绿氢制取及储运、氢基冶金、先进储能技术、
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打造涵盖负碳技术、负碳产业、负碳经济在内的负碳生态产业体系,培育新一轮经济增长点。
推动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高碳能源系统的转型。在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下,加快非碳能源的利用、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降碳减污的重点。非碳能源的增长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要充分发挥“三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布局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电力基础设施,提升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和外送能力,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在近几年的成效则有目共睹:2021年我国燃煤电厂的烟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这3项常规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已经减少到峰值时的6%,污染物与
碳排放强度均为各国煤电最低值;对散煤等粗放的煤炭利用方式进行控制,并大幅降低了煤炭对环境的污染,控煤政策实施后,我国主要城市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50%。实践充分证明,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不仅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而且能显著促进能源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资源环境经济的协同发展还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处理好降碳、减污、环保和能源资源安全、供应链保障、群众正常生活等问题的关系,积极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社会经济风险,协同推进能源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和经济发展高水平安全,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推动资源环境经济的协同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是应对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的基础之策。随着绿色低碳发展体系不断健全,绿色低碳技术不断革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前景可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必将呈现出新气象。
(作者王兆华系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丁月婷系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