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系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改善人居环境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公共健康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城市公园的功能定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打造新时代的高品质低碳公园成为城市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及
节能减排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高品质公园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建设城市公园,需要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化城市公园用能效率、增强
碳汇、维系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等作用,从设计、建设到运营全生命周期,为公众打造
绿色、优美、和谐、宜人的高品质低碳公园。
城市公园具有全民公益性,是公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绝佳场地。在建设时,要增加有助于公众理解自然生态、生态环境保护、
碳减排、碳达峰
碳中和等基本概念的设施,为培育绿色
低碳生活方式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基础。
高品质低碳公园应当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坚持减缓、适应与可持续发展相协同的理念,增强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气候韧性。
此外,高品质低碳公园应当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践行碳中和理念,广泛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可建立“
碳排放核算平衡表”,算清公园建设、改造及运营期间
碳排放底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降碳增汇措施。在建设运营阶段,可建立碳电子台账和监控
平台,实现实时监测、记录和评估,为制定节能增效方案提供技术支撑。全国首个在全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的公园——
北京市房山区昊天碳中和公园,运用十余项低碳技术,大幅减少了建设和运营期间的碳排放量,并通过碳汇林和光伏发电余量增加碳抵消量,不仅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休闲打卡地,也是一个倡导低碳生活、推广低碳技术的展示
平台。
城市公园还要呈现出综合、开放、多元的特点,成为促进城市社区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载体,能够推动孵化城市发展新业态、新功能。如开发太阳能充电游园灯、树木领养、垃圾分类奖励、二手物品交换等碳中和特色衍生品,探索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这不仅可以让公众亲身体验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还能增强城市公园的自我造血功能,激发城市生态经济活力。
城市公园是城市的自然“绿肺”,不仅要发挥生态功能,还要充分发挥美的享受功能与文化涵养功能,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有机结合,满足公众对于美好空间的精神追求。公园建设一方面应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合理搭配植物类型,不一味地追求“高、大、密”,给植物留出生长空间,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另一方面,应尊重自然条件下环境及物种的动态演进过程,避免破坏生物多样性,提高乡土和本地适生植物应用比例,为城市绿色发展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根据《“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和改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约10万公顷,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公园体系。以城市更新改造行动为契机,各地应大力推动高品质低碳公园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建设绿色、优美、和谐、宜人的城市环境增添亮丽底色。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