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2022中经‘双碳’与科技创新发展
论坛”于
北京举行,国家气候变化
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围绕“净零碳发展的多赢新机遇”主题发表演讲。
潘家华表示,碳达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伴随着技术演进、自然而然的过程。无论欧洲、美国或日本,其碳达峰都是首先用碳密度较低的天然气替代碳密度较高的煤炭,实现化石能源内部的低碳替代;然后用零碳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由化石能源内部替代转换为颠覆式的能源替代。
“我国的碳达峰,也将会经历从高位
平台期的多峰突起到波动下降的过程。所以,要避免‘碳达峰后就不能再增长了’的认知误区。”潘家华强调道。
潘家华讲道,实现
碳中和的路径,一是终端移除,即碳封存;二是
碳汇,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重新固定为碳水化合物。不过,面对目前我国一年110亿吨的化石能源燃烧带来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这两种办法都是杯水车薪。所以必须走向净零碳,用零碳的可再生能源来全面地从市场上挤出化石能源。
潘家华表示,与碳无关的颠覆性能源技术目前已经逐渐市场化。风电和光伏的成本已经很低,如陆上风电的度电成本约为0.15元,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在0.3元左右,成本上已可以同煤电竞争;灵活的水电可以实现与风、光的互补;生物质能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具有化石能源的特征,也可转换成二次能源;抽水蓄能、压缩空气蓄能等储能技术,成本可控且具有竞争力。
“走向净零碳将会是一个多赢的进程。”潘家华表示,因为不同于被完全垄断的传统化石能源系统,在风电、光伏、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等
新能源领域没有“守成”可言,因此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意味着“新机遇”。
潘家华进一步讲道,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须保持定力。中国在原创方面还有待发展,但在学习、复制、放大、改进方面全球最强,因此要对2060年实现碳中和保有信心;同时,要准确理解“立”和“破”的关系,需要先立后破;此外,对于暂时替代不了的技术,如炼钢必须要用焦炭,则不必过于纠结。
最后,潘家华表示,在净零碳发展的过程中自主知识产权同样十分重要。只有在这些领域拥有自己的原创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才可以制定规则和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企业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可以有很多作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