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碳中和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最具影响力“十大事件”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碳交易网2022-12-26 16:33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2022年,围绕碳中和与应对气候变化发生了诸多具有影响力的大事。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盘点出2022年度碳中和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最具影响力“十大事件”与大家分享,以记录人类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
 
01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
 
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系统推进“双碳”工作要注重策略方法运用,在坚持正确政策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充分保障能源安全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国际能源资源,特别注重加强低碳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加快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对高碳产业富集、经济欠发达地区政策支持力度,在全国统筹下真正实现整体碳达峰碳中和。
 
02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危机加剧,欧盟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步伐
 
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正式爆发。作为全球第二大油气生产国,俄罗斯是欧盟化石能源的重要进口来源地。冲突爆发后,欧美国家迅速开启对俄罗斯多轮制裁,俄油气出口严重受阻,影响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平衡,导致欧洲能源危机加剧。巨大的能源供应缺口推高欧洲能源价格,倒逼更具成本优势的煤电重启,叠加今夏持续高温干旱水电产量下降,传导至碳价飙升(最高突破99欧元/吨),欧洲一度气价、油价、电价、碳价齐飞。
 
欧洲能源危机使得2022年欧洲碳中和进程受挫,但同时俄乌冲突也迫使欧洲更加坚定了摆脱单一能源供给和加速能源转型的决心。全年多项加速能源绿色转型计划相继发布——5月欧盟发布“REPowerEU”能源计划,8月欧洲八国签署《马林堡宣言》大力发展海上风电,9月欧洲议会通过可再生能源法案。
 
03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和第三工作组报告发布,呼吁采取更多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
 
2月28日和4月4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和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分别发布。报告显示,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正给自然界造成危险而广泛的破坏,随着全球升温1.5℃,未来二十年世界将会面临不可避免的多重气候危害,需要加快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来适应气候变化,同时要迅速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需要所有部门进行深度脱碳,尤其是能源部门要进行重大转型,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广泛推广电气化、提高能效以及使用替代燃料。
 
每年世界各地有数以千计的专家参与IPCC工作,其评估报告已成为国际社会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制度、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最重要的科学基础。
 
04
 
我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发布,主动做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6月7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部署。明确“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适应和减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减缓强调温室气体减排与增汇,适应强调防范和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与风险,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为我国下一步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05
 
欧美联合启动“全球甲烷承诺能源路径”计划,甲烷减排从共识走向行动
 
6月17日,欧盟宣布与美国及其他11个国家(阿根廷、加拿大、丹麦、埃及、德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尼日利亚、挪威和阿曼)首次启动“全球甲烷承诺(GMP)能源路径”计划,以强化石油和天然气部门的甲烷减排,推动全球气候行动和能源安全。“全球甲烷承诺”于2021年在COP26会议上被发起,目标是到2030年将人为甲烷排放量从2020年的水平减少30%,目前已有约120个国家或地区加入该承诺,这些成员合计占全球甲烷排放量的一半,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四分之三。我国也于去年在格拉斯哥参加了控制甲烷倡议,今年完成了严格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的国家战略计划,将从能源天然气、农业和垃圾处理这三个重要领域来减少和控制甲烷排放。
 
甲烷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全球甲烷承诺能源路径”是实施“全球甲烷承诺”的一个关键步骤,将推动当今最快和最具成本效益的甲烷减排解决方案加速部署,标志着甲烷减排从国际共识走向实际行动。
 
06
 
美国通过《2022通胀削减法案》,新能源产业迎来新变局
 
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于9月正式成为立法。该法案旨在通过“升税、降成本、增补贴”的方式来解决美高通胀,引导美国未来十年内向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域投资,发展在岸绿色工业生产和刺激绿色消费,支持和保护本土制造业,并扶持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该法案中3690亿美元将会投资在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领域,被称为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气候投资法案,有望助推美国在2030年较2005年减排40%的温室气体排放,该法案出台将加快推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
 
《通胀削减法案》的核心内容是补贴,在各个领域提出了产业链本土化比例(在美国本土或贸易协定国生产)的门槛要求,该法案被认为是具有保护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将会导致新能源产业的不公平竞争、市场封闭,并分裂全球供应链。
 
07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为有序推进我国“双碳”工作做出全面战略部署
 
9月22日,在习近平主席做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两周年之际,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两年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推进,相关工作开局良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2022年,“1+N”政策体系中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等保障方案,以及各省(市)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政策密集出台,构建起了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双碳”政策体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多维立体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方各面。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从顶层设计到各领域、各省市行动方案的日臻完善,为有序推进我国“双碳”工作做出全面战略部署。
 
0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27届会议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首次设立气候“损失和损害”基金
 
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27届会议(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本次大会以“落实”为主题,经过缔约方的艰苦谈判,就《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了数十项决议,围绕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等方面达成了一揽子相对平衡的成果。
 
大会通过政治成果文件“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强调各方应切实将已经提出的目标转化为行动,合作应对紧迫的气候变化挑战,首次确定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以帮助脆弱国家应对气候灾难的损失和损害,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推进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受到国际舆论积极评价。期间,中方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
 
09
 
欧盟碳市场(EU ETS)与碳关税(CBAM)方案落地,全球首个碳关税将于2026年开始征收
 
12月17日,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改革方案达成了协议,同时确定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又称“碳关税”)实施细节。明确到2030年,EU ETS涵盖部门的排放量必须减少62%,现有的免费配额削减将从2026年开始,直到2034年所有免费配额退出。与此削减速度相匹配,CBAM设置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在此期间受影响的企业只需要履行报告义务。正式实施从2026年开始,涵盖产业范围包括钢铁、水泥、化肥、铝、电力和氢气、间接排放(即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外购电力产生的碳排放)及少量下游产品。
 
EU ETS和CABM方案通过,对欧洲工业界明确了“投资绿色技术是有回报的”,同时对特定进口产品征收的碳关税,保护了欧盟境内的气候行动,但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其它出口国和地区的准入门槛,将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碳排放市场规则对话机制,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全球范围减排目标。
 
10
 
2022极端高温席卷全球,多地遭遇有记录以来最严重干旱
 
2022年,极端高温天气席卷全球,多地出现史上罕见热浪,考验着人类生存极限。年初阿根廷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5℃,一度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地方;4月巴基斯坦、印度出现近50℃高温,创有记录百余年来最高值;6-8月,我国首次发布全国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欧洲多国高温逼近历史极值,北美多地创下高温历史记录。持续的极端高温还引发了干旱和山火等系列灾害,欧洲甚至遭遇500年来最严重干旱,多条主要河流干涸断流,造成水运困难、水利发电严重不足、农业旱情严重等情况,给人类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造成极端天气的因素很多,虽然不能说气候变化是所有灾害的元凶,但可以确定的是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各地极端天气发生频率更高、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后果也更严重,国际社会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迫在眉睫。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