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适逢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由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清华大学
碳中和研究院、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主办,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英国剑桥)协办,剑桥南京
论坛2022——“
碳中和带来的国际合作和创新机遇” 线上研讨会成功举行。来自中英两国的政府领导和高校
专家学者们,围绕“双碳”战略的现实意义、技术路径和实践范例,共话跨国科研协作。
不久前落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再次将脱碳行动的迫切性和协作性置于聚光灯下。由于
碳排放增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关乎人类共同福祉,投身全球气候治理,亟需广泛地国际合作,早日实现“净零”目标,日益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碳中和是中英双方当前高度关注、具有高度共识的议题。”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捷表示, 中英双方在碳中和目标和战略上高度契合,以研讨会、联合研究项目和
平台建设等方式推动中英科技合作,能为两国碳中和目标的加速实现做出贡献。
英中科技合作长期具备良好基础,科技合作成果丰硕,其中气候变化是双方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作为英国科技政策在华负责人,Grace Carey参赞介绍到,英中两国具有共同的“净零”目标,脱碳政策存在相似之处,中方积极构建“双碳”1+N政策体系,英方在实施脱碳政策方面具备数十年经验,双方将通过联合研究项目等方式,围绕脱碳展开国际合作。
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杨菁副详细介绍了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年来,作为科技和开放大省,江苏与英国在经贸、科技、教育、
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情况,并重点分享了当前江苏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她表示,在科技创新领域,剑桥大学南京中心是江苏与英国科技合作标志性项目之一,依托剑桥大学深厚的创新基础和转化能力,中心结合本地需求广泛开展了多领域创新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致辞中谈到,“双碳”趋势下,世界经济和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和创新机遇,经济发展模式正从资源依赖型转向技术依赖型。然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全球约一半支撑碳中和的技术还处在实验室或示范阶段,在此背景下,高校的基础研究和交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英高校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清华与剑桥的合作更是由来已久。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增进中英学者在“双碳”领域的相互了解,达成更多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意向和后续成果,助力碳中和愿景早日实现。
剑桥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学术主任及CEO初大平也期待,“以研讨会为起点,创造多边交流机会,联动国内产学研政资等资源,开放吸引更多英国大学加入,促进双方共寻跨国协同的可行‘双碳’路径。”
本次研讨会上,中英嘉宾就如何以“国际科技合作”推进碳中和/净零愿景分享了各自的见解与实践。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社会事业处处长、研究员张贤和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中国办公室副主任杜羽菲(Sophie Durrans)分别作了《碳中和技术体系构建与展望》 《英-中科研创新合作对零碳至关重要》的报告。
剑桥大学Cambridge Zero主任艾米丽·沙克伯勒(Emily Shuckburgh)和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教授鲁玺分别对中英两所顶尖大学—剑桥大学和清华大学如何发挥科研骨干作用,推进碳中和创新性研究,作了
案例分析。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