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蓝色地球,需要全球携手
COP15及正在制定的"框架"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流化进程,使全人类能够享受生物多样性为减少贫困、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惠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COP15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契机,牢牢守住
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共同努力推动COP15第二阶段会议取得成功。
一是坚持多边主义。生物多样性治理是一项全球系统工程,只有确保广泛参与,才能取得真正实效。《公约》196个缔约方以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他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际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主张倾听他们的声音,重视他们的诉求,坚持缔约方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二是坚持务实合作。各国国情不同,在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差异明显。我们主张在制定"框架"时,坚持公正、透明、缔约方驱动的原则,充分吸取和借鉴"爱知目标"执行中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考虑目标的可达性、可操作性以及各国的发展差异,在"框架"磋商中展现建设性和灵活性,在重点难点议题上兼顾各方诉求并适当妥协,达成各方均能接受的折中方案,平衡体现《公约》3大目标。
三是坚持基于规则行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充足可靠的资金来源对实现"框架"雄心至关重要。我们主张积极承担与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公约》义务,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支持,弥补国家间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的差距。中国将深化"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合作和"南南合作"等,积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四是坚持协同治理。中国积极践行协同治理并在实践中受益。我们主张协同打造更牢固的全球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执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之间的协同,加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UNCBD)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等的协同,在"框架"设计及未来实施进程中提出更多科学的综合解决方案,协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
目前,在中国的积极协调和多方共同努力下,"框架"结构和核心内容已确定。但由于196个缔约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生物多样性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执行能力各异,在资源调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惠益分享等重点议题上仍存在一些争议。为此,我们真诚呼吁,各缔约方与国际组织和利益攸关方密切合作,展现最大的政治决心和诚意,严肃对待肩负的重要责任,共同努力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顺利通过国际社会期待已久的、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框架",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走向恢复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作者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部长)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