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需与用能权交易市场有效衔接
“碳市场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目标,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立足四川实际,需要多角度发力。”向柳建议,一要加强政策支持,以已纳入和即将纳入碳市场的排放企业为重点,支持开展节能诊断、清洁生产审核、节能降碳改造等。以
新能源、甲烷利用、林草
碳汇等优势资源领域为重点,加强试点示范和能力建设,拓展低
碳价值实现路径;二要加大资金投入,既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也要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三要加速机构培育,以碳资产管理和咨询、检测、金融等领域为重点,加快专业机构和企业培育,推动节能环保和服务业企业转型升级,聚集一批具有区域辐射力的高能级低碳服务机构;四要加快场景创新,丰富基于碳资产的金融产品和业态,为低成本融资提供新选择。打造重点行业节能低碳标杆企业,推广碳管理体系评价认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建设省级碳普惠,拓展低碳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造四川特色碳信用品牌。
张彩平建议,四川碳市场能力提升还可结合大数据打造特色“智能碳管理云平台”,为各市场主体参与碳交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精准化的管理工具。“例如,依托互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对整个城市的
碳源分布、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测、总量控制,形成动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同时,通过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的碳账户管理,搭建碳排放计算、碳减排积分、碳资产管理、碳交易便捷的全流程碳管理服务平台,为碳市场主体加强碳减排管理、参与碳交易提供技术支撑。”
王科则认为,全国碳市场扩容之后,现阶段在四川用能权交易市场的很多企业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用能权与碳排放权的关系需要协调,传统能源使用得多,碳排放就多。对于已经纳入全国碳市场并执行全国碳市场交易规则的企业,只有其用能权配额的发放与其在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相协调,避免多重约束、交叉规制,才能切实发挥好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作用。
文 | 本报记者 苏南 杨晓冉 实习记者 林水静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