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发展 绿色转型“碳”索未来
近年来,“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以“沼气文化”为脉络、以农文旅园区为载体,创新研学旅行、农事体验、乡村培训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低碳赋能共同富裕”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子,成为了成渝地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模板和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
从游客中心到凯歌高台,从沼气人家到中国沼气陈列馆,参会人员边走边看边探讨。已经来过“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多次的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刈深感惊喜,“变化很大,无论是农业种植套种模式、采取的系列低碳措施还是沼气工程的建设都让人眼前一亮。”
同样感到惊喜的还有江西省农业生态资源保护站农艺师刘宇新。“第一次来到海龙凯歌,就被这样一个以沼气为纽带的有文化、有底蕴的新农村建设所震撼,以此为示范点带动整个新农村建设是非常好的途径和措施。”
对于园区今后的发展,刘宇新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农村沼气这块关键还是在用和管,所以这两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去培育技术人才,留住技术人才。同时,安居沼气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以此扩大示范面和推广面,争取走上更广阔的‘舞台’。”
不断擦亮“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金字招牌,全力打造实至名归的“中国沼气文化之乡”,以沼气为引子,安居区还有更多的谋划和打算。眼下,安居区正携手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联合打造全省首个“
低碳社区”,同时在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首部农村“
低碳社区”地方方案(遂宁方案),并启动了首部碳达峰
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农村沼气工程》编制工作。
对此,深耕沼气科学研究多年的刘刈认为,“低碳社区”建设的理念、主要任务、措施都已经形成。但是建设“低碳社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一方面,要对农户或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这些技术;另一方面,还需要制定监测措施,了解到底能减少多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政府、技术单位、农民、产业主体等多方参与。”(欧欢 聂艳萍)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