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该把气候变化看成一种新的宏观指标

文章来源:企鹅号碳交易网2022-10-04 10:07

今年长江流域的旱情非常罕见,从夏季以来,已经持续了70多天。而这类极端天气情况,也正在从罕见变成常见。去年郑州水灾,也被许多气象专家视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南涝北旱到南旱北涝。
 
这样的天气对经济和生产造成的影响很大。我们在长江下游的上海,经历了上半年疫情、封城,看到了供应链的中断;到了七、八月份,发现供应链又出问题了,这次不是因为疫情(当然后来成都也发生了疫情),而是高温干旱导致的长江中上游西南地区的水位下降,流域内的水电发电量下降,触发企业有序用电,后来情况进一步严重,有限的电力优先用于对外输送和保障居民生活用电,除少数企业自备柴油发电等应急措施外,企业大面积停电停产,商业用电严格限制,对一些产业供应链产业链的影响是相当大。
 
这次影响较大的是汽车和新能源产业。今年中国经济,新能源和电动车是少有的几个亮点。比如说光伏和动力电池的几个加工生产环节能耗较高,为了控制能耗,一些光伏企业都往西南、四川这一带布局,因为当地水电资源丰富。这一次供电突然中断,就导致当地一些企业的停工停产。
 
再比如说汽车、电动车的供应链,甚至还有半导体、化工,这些产业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它影响到什么程度呢?当时上海市经信委就给四川省发了一封信,在网上流传了,希望能够保证企业用电,上海下半年的工业生产的压力很大,要追回二季度的损失,对上海和对国家的保经济大盘的意义重大。所以希望相关企业用电要保障,供应链相关的厂家生产不要中断。
 
四川和重庆企业生产因停电中断大概有十天左右。我今天在准备发言之前,还给四川一位化工行业的企业家朋友打了一个电话问他停电和疫情对他们和园区的生产影响情况。8月份,主要受炎热、干旱、停电影响,重庆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2%,四川同比下降11%。
 
另外一块受影响的是电力。西南是水电输出主要地区,各地区和企业纷纷节能降碳,指标考核越来越硬,水电对于用电大户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年长江上游几个支流上的水电站、甚至包括三峡的发电量都明显下降。长江中下游一些电力输入省份受到一些影响,有些企业收到停限电的通知,但影响不像长江中上游地区。
 
长江流域的干旱一直延续到现在,对中下游农业生产其实带来了影响,因为秋粮在中国粮食供应中占比较重,所以现在整个流域用水量基本上管起来,千方百计围绕保秋粮调配水资源。持续干旱缺水,还会影响到城市的蔬菜供应。我看了发改委发了一个文件,要保障蔬菜供应,这跟炎热干旱有一定关系。
 
除了对工业和农业的影响,长江流域水位下降,会影响航运,比如说汉口的水位低至一百多年来最低点,很多水道承载航船的吨位明显要下降,提前结束了长江黄金航运期。更有一些河流的断流在不断延长。
 
长江流域生活4亿人口,而且是整个中国工业化、城市化非常密集的地区,对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风险的敞口是相当广的。所以从长期来看,气候变化对企业、对生产、对经济,无形的威胁是始终存在的,而且会日益从无形变成有形,越来越从科学的预测变成肉眼可见。
 
如何理解这个长期的时间维度?去年联合国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出了一份报告,按照报告测算全球每年的温室气体碳排放量和IPCC对可排放额度,我大致算了下,留给控制升温1.5度的排放量时间,只剩下不到15年;升温2度,不到45年;所以人类应对气候危机的时间窗口,是从现在起到未来15、45年之内。我经常说,我们的世界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唯一的确定性是人类要应对气候变化。所以今后15年、45年这个时间窗口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在这个时间窗口内,面对气候变化能做的事情,是尽快改变和适应。
 
企业需要重估气候风险。企业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第一个是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风险,主要表现就是极端天气的常态化,暴雨、洪涝、炎热、干旱、严冬等等,引起自然灾害、火灾、基础设施的破坏、供应链中断、电力供应的中断、航运的中断,等等,直接表现为工业和商业的停工停产。
 
第二个是企业自身的转型风险。气候风险会通过法律、政策、监管、市场机制等方面传递到企业层面;先有气候风险意识的企业和消费者自觉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其他企业。只有企业走向碳中和,才能实现整个经济的碳中和。中国提出了3060的战略,欧盟2019年提出了绿色新政,2050实现碳中和。有些自媒体说因为俄乌冲突,欧盟放弃了碳中和,这都是不懂乱说。欧盟已经立法确立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这个进程只是在短期内受到冲击,可能会出现暂时的放缓甚至倒退,但是欧盟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是不会改变的。中国对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承诺也是国家战略。实现碳中和,就是长期主义,做困难而正确的事。
 
企业首先要识别自己的碳排放风险。企业中有高碳排放的和低碳排放的,比如说电力中煤炭等化石燃料所占的比重要大幅度下降,所以实现碳中和,电力是基础,也要先行,然后是工业、建筑 、交通等领域,钢铁、电解铝、化工、水泥等产业,都要在未来限定的时间内实现清洁生产。发展数字经济,也面临降碳的问题。先进半导体也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光刻机一运转,耗电惊人。提供算力的数据中心,在许多省份被划入高能耗行业。
 
以后上市的企业,在其财务和经营的三、四张表之外,还需要另外一张表,企业经营的碳排放量有多少(范围1和2);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上的碳排放量是多少(范围3)。有的企业还会觉得有责任帮助平台上的企业实现碳中和(范围3+),当然这是属于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现在有些企业说已经实现了碳中和,那都是一些低碳排放的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等等。比如说金融行业本来碳排放很低,他们会很快实现全部使用绿电,也基本实现了碳中和,但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做得如何,其所放贷或者投资的企业,是不是帮助实现减碳,碳排放量多少,投资者、监管机构、社会对其要求会越来越具体。
 
最近还冒出来的一些企业风险都与碳排放有关系。有地缘政治的因素,也有贸易壁垒的因素。比如欧盟边境调节机制(碳关税),已经正式纳入立法的程序,快的话2027年就开始实施了。欧盟会在一些行业和产品设定排放的门槛,如果从欧盟之外进口的产品碳排放高于欧盟的门槛,就要基于碳排放的差额“补税”。随着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落实,新能源产业在各国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愈发明显,甚至影响着国家供应链的安全。美国和欧盟陆续有一系列的政策已经出台,主要是针对中国,因为中国已经主导了光伏、动力电池等产业的供应链,在新能源相关产业,如电动汽车等,中国在世界上基本上都占有一半甚至更高的市场及生产份额。
 
我们以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全世界都可以合作,甚至中美之间也可以合作,但是现在看来共识是有的,但在具体落实上各国都会优先考虑国家利益,这里面还涉及到争议论不休的公平性,所以账很难算清。具体到企业方面,就变成了来自国际市场的风险。
 
所以企业如果现在还是基于化石能源的生产方式,产业链供应链的分布还是基于化石能源,理论上所有这些企业都面临转型,只是转型挑战之大和小、留给自己时间之长和短而已。许多方面企业自己无能为力,因为整体上取决于能源转型的进展,尤其是企业所用的电力系统中的碳排放因子下降的速度。但企业也是主动的,如果企业主动提出要使用清洁能源,就会从需求侧促进低碳经济的加快建立。
 
关于气候方面问题,我相信科学家们在此前的发言中解释得很好。根据看到的一些研究和我的理解,地球升温导致的整个地球大气环流和副热带高压带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对中国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副热带高压进入到中国大陆更深的领域,所以北方的降雨增加了,南方的降雨减少了。大家现在谈西北荒漠戈壁长出绿草,也许会缓解沙漠化,是件好事。从整体上来看,如果气候变化带来沿海城市可能会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以及北涝南旱这一新的现象,如一些中国气象专家认为的那样可能持续下去,那么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的气候风险、企业风险的确事关重大。郑州是一个很极端的情况,但也可能不是孤立的。现有专家基本上倾向于认为,北涝南旱这个现象可能会长期存在,甚至有一些模型会算出来,南方连续干旱的天数,已经增加了1天。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面对气候变化这个“灰犀牛”,应该有风险管理意识。比如说企业在物理上的损失,是否需要保险服务。企业的碳风险点在哪里,也要识别清楚。政府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区,发展支柱产业,都要把气候、环境和生态因素考虑进去。苏州工业园区规划防止百年一遇的洪涝,1990年代就把整个园区垫高了一米,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洪涝。
 
气候、天气、生态是全局性和基础性的,需要进行量化的监测,并且成为公开信息,供企业参考决策。企业都在关注宏观经济指标,用来了解企业所处的大气候与小气候,我在想颠倒过来说行不行,企业能不能把关心气候、天气和生态当成一种新的宏观指标来关注,持续关注,成为重要的决策参考。
 
实际上企业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可以体现在企业的ESG报告里面、可持续报告里面、环境报告里面。一方面企业要关注这些外部环境会带来什么影响,企业能主动做出什么适应和改变,另外一方面,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在做出改变和适应,这就和企业的未来发展结合在一起了,它会内化到企业的战略和机制里面。
 
(作者在亚布力论坛“重估企业气候风险“专家讨论上的发言,根据速记略有调整 。)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