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或需百年方可复原
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地缘争斗的深入持久和现代军事工业的快速发展,战争规模、强度和与之而来的生态灾难有目共睹。俄乌战争的爆发,令黑海生物圈和乌克兰数十个著名国际湿地、国家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毁于一旦。炮弹、坦克及各种重型武器在乌克兰的美丽早春已经令“欧洲粮仓”的第聂伯河成为焦炭,环境学家认定,土耳其西部沿岸因黑海近30艘军舰声纳噪音致使逾百条海豚搁浅。半年多的俄乌之战,不仅令乌克兰众多文化遗址灰飞烟灭,而且令乌克兰红皮书中的不少稀有生物烟消云散。
战斗在持续,二氧化碳就会同步昼夜排放。生化毒素渗入水域和土壤,而围绕核电站的大小冲突又此消彼长,解除核辐射危机箭在弦上。
国际上通常在战后关注战争损失,而忽视污染检测与碳排放计算,更遑论对肇事方和发起国在污染大气及撕裂地球诸方面的道德谴责、法律制约及经济赔偿。乌克兰环保组织“自然保护小组”评估,战争造成的生态破坏或需要上百年方可缓解,有些甚至永久无法复原。
能源是军队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熊熊燃烧的石油就是孕育和滋养现代战争的黑色血脉之源,对能源的过度依赖,不仅可以为之赴汤蹈火,攫取的能源反过来又服务于军事,为战争添油补血,提供战斗底气和必要条件。
如今由于碳排放引起的地球暖化和极端天气,已经令人类处于生存极限边缘。地球资源的不可再生,工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对物质需要的无限放大和极度贪婪,迫使人类不得不在能源开采、使用和交易上改弦更张。
今年6月底北约马德里峰会公布新战略概念,就气候挑战提出“在日益恶劣环境下保持有生力量”,尽量摆脱化石燃料,采用气候友好型高能效合成燃料,但碍于成员国意见分歧,目标或难实现。
现代军队和军事发展仰仗单一结构的石油能源,已经捉襟见肘难以为继,即便军队防御建设亦需要在应急与日常能源使用上寻求平衡点,军事能源的变革因此需要多元体系的构建和清洁能源的高效开发,能源文化范式改革已经箭在弦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