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周一发布的次区域报告指出,在全球变暖幅度处于1.5摄氏度到2摄氏度之间的情形下,气温每升高一度都会增加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遭遇热带气旋的风险。
亚太经社会表示,这份报告是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科学证据,并提出了基于复原力的分析和建议。
风险热点区域增多
报告强调,考虑到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影响,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变得极其脆弱。热带气旋、洪水和干旱等与气候相关的水文气象灾害在频率和强度上都在增加,这在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当中制造了一系列新的并且不断扩大的洪水和热带气旋风险热点区域。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人口集中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和所罗门群岛。
报告指出,这些地区过去已经在自然灾害面前显现出脆弱性,现在则要面临更多由气候条件变化带来的复杂风险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危害风险。
恶性循环
报告同时表明,气候变化不仅重塑了灾害风险,还加剧了生物灾害与其他灾害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到造成贫穷和不平等的潜在风险驱动因素,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数据显示,在过去二十年里,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疟疾病例就不断增加:从21世纪初每年不到20万例,上升到了2016年和2017年每年超过50万例。
报告还特别指出,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还承受了抗击疫情与应对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尤其是疫情期间出现的热带气旋和洪水等灾害给这些国家的生计、经济和人口造成深刻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疫情防控带来的封锁和行动限制阻碍了人道主义援助人员抵达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正常渠道,并且限制了对于应急物资的获取。
建立复原力
为此,亚太经社会强调,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好地理解将气候变化适应与复原力整合进发展计划的必要性,同时在提升气候变化适应战略方面分享经验,并通过加强区域和次区域的合作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太平洋岛屿
论坛秘书处(PIFS)代理秘书长菲力蒙·马诺尼(Filimon Manoni)表示,将重点放在一些关键的气候适应优先事项上可以帮助太平洋地区建立复原力,其中包括:加强早期预警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复原力,使新的基础设施具有复原力,保护红树林和改善旱地农业作物生产。马诺尼说,“这五项措施将在建立抵御热带气旋和其他灾害的能力方面产生最高的效益成本比。”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