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和落地执行缺一不可
不可否认,“双碳”目标以及发展ESG已然成为主流。在葛培健看来,低碳园区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需要在一定时间提升“能耗、环保论英雄”的权重。不过,当前,低碳园区的认定标准、相关制度供给及法规支撑、低碳园区能否加入
碳市场交易等问题依然缺乏顶层的细化设计。
具体来看,葛培健认为,由于厂房建筑排放往往占到工业园区总排放的30%-40%,服务业园区总排放的70%-80%,针对建筑载体减排是打造低碳园区的重要抓手。
其中,打造低碳园区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控制碳排放和加强碳吸收。在园区建设阶段,可以通过提高建筑节能、采用环保清洁建筑装置等方式来降低碳排放。在园区运营阶段,则可以通过对光伏发电等
新能源措施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固碳方面,产业园区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建设楼宇立体绿化、小型高效的生物吸碳等项目,加强碳吸收。
那么,在保障自身建筑及运营已是低碳的背景下,产业园区又该如何尽可能让入驻企业低碳化?
葛培健表示,在产业园区招商阶段便需要认真审核入园企业ESG要求及生产产品规范等内容,并在入园后对企业进行双碳转型的情景分析和定量评估,严格考核入园企业的碳排放。同时,结合政府引导,有序升级改造或者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并引入低碳企业,推动园区内循环,建设绿色低碳产业链。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种模式下,低碳园区和零碳产业则形成循环链接,成为互为供需、互联互通的新型产业链。
近两年,房地产行业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产业地产同样出现震荡。葛培健说:“产业园区要去地产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低成本的产业空间,不仅仅只有租金收入,还有能源管理服务收入,从‘房东’向‘产业园区资管运营专家’转型。”
举例来看,葛培健表示,除了传统的租金收入之外,产业园区还可以通过利用空间布局光伏等获得能源管理收入,也可以对园区内的优质低碳企业进行投资,收取投资收入。“对于产业园区而言,这打通了营收渠道,是看得见的利润。”葛培健说。
在葛培健看来,这一转型十分具有借鉴意义。“以往企业想到低碳便只会将其与投入联系在一起,认为低碳事业是一项投入型事业。实际上,通过打造并运营低碳产业园区,企业可以从中寻求到利润点,将低碳事业从投入型事业逐渐转向为收入型事业。”葛培健说。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