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三天里,逾230位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知名高校、科研及智库机构、产业界
专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2022浦江创新
论坛。这个已举办15届的科技创新盛会,今年聚焦“低碳:全球创新新使命”主题。发展并应用
绿色低碳技术,关乎人类命运——如果全球未来几十年里将
碳排放控制在较低水平,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有望在本世纪末得到遏制,不再持续升温。
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才能完成这一全球创新新使命。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发表了真知灼见,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贡献新智慧。
中科院专家:技术清单有6个分区
“我国现有技术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撑2060年实现
碳中和目标。科技支撑是实现
碳中和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说。按照科技部部署,他带领团队梳理出一份“看得清”的低碳技术清单,并综合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确定了全面推广、重点攻关、有序使用、统筹研发、局部选用、自由探索等6个分区,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研发指南。
在氢能领域,低碳技术清单列出5个重点技术方向,提出了到2030年、2040年、2060年的分阶段应用目标。青年科研人员在这个领域大有可为。科技创新青年峰会上,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田新龙说,氢能利用的关键材料——催化剂和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当前主要依赖进口,这些关键材料的国产化非常迫切。论坛上发布的《双碳科技及应用场景前瞻》也提出:要加强技术攻关,攻克制约氢能产业链的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等关键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在钢铁行业,低碳技术清单列出了“高炉、转炉+ccus”等6个重点技术方向。论坛全体大会上,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望明表示,“绿色”是宝武的发展本色,科技创新是可持续的推动力。在他看来,钢铁行业在碳中和的道路上,离不开科技创新、标准创新和
平台创新。科技创新绝不是靠一两项技术就能完成,而是要推进全流程技术创新;同时,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进行攻关,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在全球范围吸引人才。
正在与钢铁、水泥、化工等“碳排大户”行业融合的ccus,也是我国大力推动的一种技术。它的中文名是“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魏伟预测,到2030年,低成本
碳捕集将显著提升ccus的经济性,形成多个大规模碳封存
案例;到2060年,ccus技术体系全面推广,空气
碳捕集与生物质能耦合技术的“负碳效应”需求显著增长。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