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擦亮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底色

文章来源:井冈山报郭文宇2022-08-28 13:2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近年来,吉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的同时,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奋力建设“三区”中逐梦绿色低碳发展,擦亮吉安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底色。
 
  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1%,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各项指标继续领跑全省。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低碳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全省首届生态宜居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吉安奋力摘得一个个“国字号”“省字号”荣誉称号。
 
  畅通“两山”转化通道,积极推进“双碳”行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水平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考核全省第一,单位GDP能耗值保持全省最低,在全省率先推进省级GEP核算试点,华能井冈山电厂等多家企业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吉安用心交出一张张亮眼成绩单。
 
  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吉安连续9年获评江西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市。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525.65亿元,是2011年的2.9倍,年均增长9.4%;财政总收入349.98亿元,是2011年的2.8倍,年均增长12.38%,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吉安逐绿前行,点绿成金,动能澎湃。
 
  赓续接力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绿水长流,青山常在。吉安,拥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优势。新时代新征程,如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
 
  吉安赓续接力,初心不变。十年来,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生态环境建养等方面奋力探索,深化改革创新,大胆先行先试,激发发展活力。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绿色发展。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着力在生态建设上争创一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继续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
 
  24项具体任务、六大生态重点工程及33项重点制度、100个重大项目……自江西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来,吉安以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为目标,制定《关于深入贯彻<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路径。
 
  突出强化绿色保障,以法立本。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吉安市水库水质保护条例》、“史上最严”——《吉安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全省首个”协同立法——《江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吉安武功山景区条例》,同时出台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殡葬管理等多部生态环保领域地方性条例,为生态文明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以规立范。在全省率先出台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等工作制度,率先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延伸至乡镇,创新了赣江流域环境资源法庭、生态检察等司法制度,一体化构建执行、监督、检查、问责制度体系,严格管控生态红线。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以控立市。“三区三线”试点完成统筹划定,国土空间“一张图”监管系统投入运行,赣江中游“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全面启动,百里赣江风光带核心区域“三线十景”串点成线,“最美赣江岸线”全面呈现。在全省率先完成河长制试点,“流域+区域”吉安治水模式成为典范。
 
  立足优势、对标对表,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目标定位下,一个个发展理念变成了具体行动,吉安朝着绿色发展之路昂首阔步,饱含深情地在吉安大地上,书写下丰富的生态文明“吉安经验”。
 
  坚守底线厚植绿色发展根基
 
  吉安,因红色生辉,因绿色惊艳。
 
  作为连通赣江的城市内河,市中心城区流淌千年的后河,曾有“此地风光半苏州”的美誉,也曾是吉安人眼中的“龙须沟”。乘吉安振兴之势,千年古后河在治理中复苏,美丽蝶变“城市会客厅”“城市夜游新地标”。
 
  后河蝶变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坚决按照“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后河水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生态绿廊建设的生动实践。
 
  既坚持高标准治理,又坚持生态优先,十年来,吉安在聚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不断厚植绿色发展根基。
 
  ——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保卫蓝天,深入开展“四尘三烟三气”“降坡封尘”等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市中心城区率先开展“以克论净·深度清洁”试点,积极探索“精益环卫”新模式,会同中科院开展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与颗粒物来源解析、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等课题研究,在源头防控、系统治理上下功夫。
 
  呵护碧水,打造赣江“最美岸线”。推进赣江沿线综合治理,串联生态景点,发展水上旅游,打造“最美岸线”,以生态经济带引领全域发展。深入开展“清河护河”行动,将岸线、水域垃圾纳入第三方治理并实现全覆盖,劣Ⅴ类水全面消灭。
 
  守护净土,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建设、审批、规划建设方案,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
 
  ——以更大情怀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高标准、高品位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我市在京九铁路沿线、赣粤高速公路及主要国、省道沿线打造了一批“见山见水、记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示范带。
 
  城区建成区绿化面积高于国家园林标准。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宜业”的人民满意城市目标,我市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行动,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而今,吉安的天更蓝了,水更碧了,空气更甜了,景色也更美了。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的吉安,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逐绿前行谱写绿色发展新篇
 
  今年以来,吉安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全面完成煤炭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59.8%。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升至44.3%和56.02%,全省排名第一,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工业园区。
 
  绿色发展势头强劲的吉安,步履铿锵踏新程,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构建“1+4+6+1”产业体系,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不断壮大。2021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收入突破1900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一。同时,在项目引进上严把准入关,对环保可信度不高的项目不引进、不实施,坚决否决了一批“两高一资”项目,绿色工业根基日益深厚。
 
  率先在全省推进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建设,建成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45个,六大富民产业种植总面积突破660万亩,稻渔(虾)综合种养面积达11.02万亩,井冈蜜柚、泰和乌鸡、安福火腿,越来越多的农业产品走出吉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绿色农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
 
  峡江县金坪民族乡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域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乡村旅游“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新路径;青原区东固敖上村成功入选省级水生态文明村,助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让群众吃上“生态旅游饭”;泰和县马市镇蜀口生态岛念活“致富经”,通过建设生态循环系统,做到低干预环境,推动休闲游、生态游、康养游、红色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新兴业态活力迸发,绿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
 
  将绿色理念全面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吉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发挥生态优势,做好结合文章,不断激活经济发展“绿色力量”。
 
  今年6月,投资103亿元的江西鲁丽绿色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在安福县开工。首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落户闻名遐迩的“中国竹子之乡”,迸发出绿色产业发展的强劲活力。
 
  今年6月13日至15日,2022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我市举行。与会嘉宾在赏吉安山水人文、谋全省文旅发展中,体验了一届“出新出奇出彩可持续”的旅游盛会,更感受到了革命老区吉安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吉安,立足生态抓生态,正在高站位落实环保责任、高标准抓好污染防治、高要求推进问题整改、高质量贯彻新发展理念,逐梦绿色低碳发展,擦亮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底色,吉安山水定将“底色”更浓、“颜值”更高、“气质”更佳。(郭文宇)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