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圈从业17年,个中滋味,只有经历的人才懂...

文章来源:老汪聊碳中和玺哥2022-08-23 15:57

在我新书《碳管理-从零到精通》的最后一章,我计划通过讲述碳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真实经历来帮助从业人员近距离了解这个行业,帮助其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最合适的规划。所以在前不久我在公众号上公开征集了碳管理从业人员的从业经历。
 
在消息发布之后,我总共收集了17份有效采访记录。但因为字数太多,无法全部塞进书里,所以我计划对部分没有放进书里的内容以及对采访内容在书中进行大幅缩减的内容在公众号上不定期发布。无论我收到的内容是否在书中采纳,我都将遵守诺言,在新书发布后赠送签名书一本。
 
一 
 
我叫黎玺,2005年大四实习,叔叔推荐我学习国际碳交易项目(清洁发展机制CDM)。叔叔是北大博士,见多识广,所以我也就照着他的吩咐去办。当时几乎没有什么文献,清华大学刘德顺老师有一本《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就开始自学,并且了解国际碳交易的背景。2005年2月16日,俄罗斯签字《京都议定书生效》,公司还举行了一次聚餐,以示庆祝。3月,参加一场在北京举行的研讨会,并且与当时一家咨询机构交流(这家机构组织了中国商务代表团去德国参会)。2005年5月,公司送我去参加了德国科隆举办的2005国际碳博览会,也开启了个人碳圈生涯的起步。出发前,依据对碳减排的了解,准备了6个节能减排项目,并自行完成了PIN文件的制作(当时一个PIN文件要1万美金)。
 
作为当时唯一一家参会的民营企业,我很明白不远万里参会的原因,整个会议期间不敢有任何的松弛。很幸运,也因此结识一位亦师亦友的伙伴——郑照宁。郑照宁是清华大学博士,师从刘德顺老师,博士期间已经深入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专业领域,并配合刘老师给参与多个联合国方法学的开发。郑照宁(以下简称老郑)的专业知识完全解决了我的空白,并且也提升了我对减排项目开发的信心。在他的帮助下,我毅然放弃了其中5个项目,重点推荐一个钢铁厂的余热发电项目。
 
会议期间,积极与国际相关人士交流,并努力寻求减排量指标的国际知名买家(其中包括德国复兴银行、西班牙EDISA电力、意大利环境基金等)。通过几天的会议,最终锁定了对川威高炉煤气发电项目的开发意向,放弃了其他5个项目。会议后,该项目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备选CDM项目。
 
 
二 
 
回国后,就开启了项目的推进工作。首先是与业主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签订后,立即聘请老郑开始带领相关技术团队进行项目设计文件(PDD)的编写,同时积极联络买家洽谈减排购买协议。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先后与英国CAMOC,意大利环境基金、奥地利碳基金、荷兰国际能源系统集团等买家接洽,在排除了一系列惩罚条款的前提下,最终于2006年6月6日与荷兰国际能源系统集团签订了减排量购买协议,以每吨8.3欧元的价格出售了减排量。
 
 
时间
事项
具体内容
2004年底
项目启动
公司介入CDM项目
2005年2月16日
 
公司庆祝京都议定书生效。
2005年5月1日
国际碳博览会
成都赛恩斯公司带着6个潜在CDM项目参加了在德国科隆举办的2005国际碳博览会,标志着公司正式启动CDM项目的工作。
2005年8月
备选CDM项目
该项目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备选CDM项目。
2005年12月
授权签署
川威集团授权赛恩斯公司全权代理24MW高炉煤气发电CDM项目
2006年6月-10月
项目审查
国家发改委审查
2006年3月~2008年8月
PDD文件
完成CDM项目设计文件
2006年3月12日~2009年8月
监测报告
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和联合国执行理事会的要求,监测报告一直在修改,在第一期减排量审核后确定
2006年8月3日
技术证明
钢铁研究总院证明煤气余热热电站技术的先进性。
2006年12月14日
国内审批
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
2006年9月11日
媒体报道
成都市报纸、CCTV-2、成都市电视
2006年10月26日
发改委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川威24兆瓦废气自备电厂项目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批复》:发改气候[2006]2806号
 
合同签署
国际能源系统(荷兰)公司 
 
网上公示
联合国官方网站展开第一轮公示
2006年6月6日
签署咨询协议
签署《川威集团2×12MW煤气余热热电站技术改造CDM项目咨询协议》
2006年6月6日
CER签约
同 Energy Systems International,BV 签署《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碳减排量买卖合同》
2007年2月28日
VER代理授权
川威集团授权赛恩斯公司全权代理24MW高炉煤气发电CDM项目VER减排量交易相关事宜
2007年12月1日
DOE审核
由挪威船级社(DNV)到项目现场进行审核
2008年3月17日
VER签约
同 Climate Bridge Ltd 签署《减排量现货购买协议》
2008年3月21日
VER监测协议
签署VER监测咨询服务协议
2008年9月10日
成功注册
在CDM执行理事会(EB)成功注册
2009年5月12日
VER减排收益到账
Climate Bridge Ltd的付款到账,本项目收到第一笔减排收益,最终核查的减排量237205吨,每吨售价2.4美元,总金额569292美元
2009年12月22日
DOE审核
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审核员到现场进行第一期减排量核查,目前正在编写核查报告
2011年
完成首笔减排交易
经过漫长的流程,Energy Systems International,BV的付款到账,收入1200多万人民币
 
讲讲期间的故事,这么漫长的一个项目过程,奠定了个人成长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坚持。2005——2008期间,每月工资1500元,租了一个屋顶阁楼,冬冷夏热,但就是憋着一股劲。同时,也参与了其他一些节能项目推进,一边学习一边完善自己的各项技能(参与了川威钢铁和五粮液的一些节能项目,充分锻炼了酒量)。2008年9月10日注册,接到通知是10月7日,在得到通知前这一个月,几乎每晚失眠,因为中国好几个同类项目均被EB拒绝注册,可谓心力憔悴。VER的销售,也是因为确实需要获取收益,否则几乎无法坚持。经多方洽谈,才与Climate Bridge Ltd达成合同,这家公司也就是圈内熟知的环保桥。
 
顺带一提:本项目的审定工作的审核员2007年现场审核,如今已是碳圈大佬唐人虎唐总。
 
 
我是幸运的,VER销售完成,公司提成我买了房。CER销售完成,实现了一定资金积累。但在项目开发期间,我一直认为还可以启动多个项目的开发,也尝试洽谈了一些水电项目。但在这期间与叔叔发生了一些分歧,关键的项目开展理念上也无法达成一致。
 
减排量销售完成后,我毅然决定离开公司,按自己的想法开启新的工作。恰逢减排量业主也完成了创收,计划组建专业的公司开展碳资产的开发业务。因此,我选择加入此公司,并成为股东。2012年公司在北京成立,刘德顺、韦志洪老师,圈内知名公司纷纷到场庆贺。
 
新公司成立不久,遇到了碳圈的第一波低谷。2012年,国际谈判未果,碳价大跌,一路跌到了几十美分,甚至连开发成本都无法覆盖。老郑也是公司股东,经商议,我们决定转向,开发黄金标准(GS)减排项目。利用多年碳圈的关系,签署了一批新能源项目进行开发。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2014-2016年,集团公司遭遇钢铁行业低谷,承诺的资金无法到位,第一批项目需要的注册费用都无法提供,我和老郑还有公司领导个人集资,才勉强应对。但也给我个人造成了严重后果,没有收入的前提下,每月高额贷款利息的偿还。身边朋友的小孩都已蹒跚学步,我却无法保证家庭的基本开支,但不坚持又能如何,转行还是继续硬撑,我甚至连抉择的勇气都没有。
 
节能项目算是我的一个强项,抓一批现实项目是否能解决当下问题,这倒是我的一个机会。因此也有了与老汪合作的机会。与老汪结识是2013年去一个黄金标准光伏项目现场,大家一见如故,有点相见恨晚。老汪在韩国关系不错,恰好韩国大宇信息化有个能源管理平台的技术,我们一拍即合,我来找企业落地。经过一系列的谈判,最终我们联手打造了这个中韩合作示范项目,轰轰烈烈的在四川省联合环境交易所举行了签字仪式。不过很可惜,受疫情影响,大宇公司无法来验收,时至今日,本项目也未获得一分钱的收益,韩国大宇公司还垫付几百万元的投资,做一个项目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很感谢,正因为有了这些经历,使我个人的心性不断的经受磨砺。
 
 
2017年,公司经营已经非常艰难,国际碳价已经又到了一个低谷。减排量销售除开成本,每吨指标净利润5美分。国内市场也一推再推,试点地区倒是有一些机会,不过跑去和一些深耕的咨询公司竞争,我个人觉得意义不大。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依托集团,就算全国市场没来,提前开展企业的体系与管理工作。从此我正式接手公司的业务管理工作,先以集团子公司(钢铁、水泥)板块入手,以配合碳核查为切入口,建立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收取技术服务费,然后依据碳排放报告的数据,深挖企业节能减排项目潜力。2017-2019年,公司从扭亏为盈,到收益持续增长,我也迎来了家里的小公主诞生。
 
2018年从新与叔叔合作,组建公司,利用我的企业管理经验,推广环境权益管理,将碳资产管理的范畴扩大,通过技术服务切入(软抓手),植入现实的减排项目(硬抓手),实现了20多家工业企业的管理合同,形成了一整套落地项目的商业模式。
 
2020年9月22日,国家宣布双碳政策,其实在此之前,给了我一个静下来思考的机会,那就是疫情。居家的几个月时间,我回想了十几年来的经历,一条条整理、汇总、反思。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确实非常通透,也明确了未来的方向和个人定位。基于双碳的一整套服务体系逐渐清晰的展现在自己面前,借助如此好的政策背景,剩下的就是实践。
 
 
如果从来一次的话,希望在哪些环节改进?
 
A、当年的CDM时代应该抓住机会,多做项目
B、参与的一些节能项目,由于经验缺乏,留下了一些遗憾。
C、CCER项目没有及时签发,少赚好多钱
 
对碳管理这一行的感悟?
 
首先要理解“双碳”到底是什么,国家为什么要高调推进这个工作
我们面临的是一次时代的变革,我从小出生煤矿,对传统能源有很深的了解,亲眼见证了一个国有煤矿企业从兴盛到衰败的全过程。
双碳不是碳交易的春天,而是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转变以及新能源的春天。只有真正明白了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能抓住这百年不遇的机会。
 
老汪点评
 
这位朋友是我现实中的朋友,他告诉我在写这份稿子的时候,想起了诸多不堪回首的过去,可以说是边写边流泪。我俩相互见证了各自最艰难的时期,能一直在碳圈坚守到现在的人,大抵都有类似的经历。在双碳目标提出后,出现了许多新的业务方向与业务机会。这对于经历了多个低谷期的碳圈老人来说,面对这些选择,会有一种“乱花渐入迷人眼”的感觉。有许多人进入了大企业做管理,也有许多人收拾行囊,在创业的路上继续出发。无论选择那一条路,在我国双碳的大背景下,这条路都一定比之前更加平坦与宽阔。
时间
事项
具体内容
2004年底
项目启动
公司介入CDM项目
2005年2月16日
 
公司庆祝京都议定书生效。
2005年5月1日
国际碳博览会
成都赛恩斯公司带着6个潜在CDM项目参加了在德国科隆举办的2005国际碳博览会,标志着公司正式启动CDM项目的工作。
2005年8月
备选CDM项目
该项目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备选CDM项目。
2005年12月
授权签署
川威集团授权赛恩斯公司全权代理24MW高炉煤气发电CDM项目
2006年6月-10月
项目审查
国家发改委审查
2006年3月~2008年8月
PDD文件
完成CDM项目设计文件
2006年3月12日~2009年8月
监测报告
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和联合国执行理事会的要求,监测报告一直在修改,在第一期减排量审核后确定
2006年8月3日
技术证明
钢铁研究总院证明煤气余热热电站技术的先进性。
2006年12月14日
国内审批
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
2006年9月11日
媒体报道
成都市报纸、CCTV-2、成都市电视
2006年10月26日
发改委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川威24兆瓦废气自备电厂项目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批复》:发改气候[2006]2806号
 
合同签署
国际能源系统(荷兰)公司 
 
网上公示
联合国官方网站展开第一轮公示
2006年6月6日
签署咨询协议
签署《川威集团2×12MW煤气余热热电站技术改造CDM项目咨询协议》
2006年6月6日
CER签约
同 Energy Systems International,BV 签署《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碳减排量买卖合同》
2007年2月28日
VER代理授权
川威集团授权赛恩斯公司全权代理24MW高炉煤气发电CDM项目VER减排量交易相关事宜
2007年12月1日
DOE审核
由挪威船级社(DNV)到项目现场进行审核
2008年3月17日
VER签约
同 Climate Bridge Ltd 签署《减排量现货购买协议》
2008年3月21日
VER监测协议
签署VER监测咨询服务协议
2008年9月10日
成功注册
在CDM执行理事会(EB)成功注册
2009年5月12日
VER减排收益到账
Climate Bridge Ltd的付款到账,本项目收到第一笔减排收益,最终核查的减排量237205吨,每吨售价2.4美元,总金额569292美元
2009年12月22日
DOE审核
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审核员到现场进行第一期减排量核查,目前正在编写核查报告
2011年
完成首笔减排交易
经过漫长的流程,Energy Systems International,BV的付款到账,收入1200多万人民币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