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一本“碳账户”的理念逐渐成为共识
今年以来,人人一本“碳账户”的理念逐渐成为共识,北京、深圳、上海、天津等地都开始对个人或企业碳账户进行探索。把无形的绿色行为转化为有形的个人碳资产,路径已愈发清晰。 不过,碳排放主体纷繁复杂,涉及居民生活方方面面,如何精准量化减排行为?在杜少中看来,将减排行为转化成相应的碳减排量,需要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等组织制定的团体标准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供的国家标准作为支撑。 “北京的碳普惠实践表明,政府组织、技术赋能、平台承载、用户响应、市场推动、合作共赢的低碳社会建设模式,可以实现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多重互动。”杜少中认为,碳账本在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的同时,还能影响个人、企业的行为。比如,为了追求更多的碳资产,就要选择更加绿色低碳的行为方式。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