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已成全球话题,中国减碳行动也在加速。对企业来说,减碳不仅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问题。2022年施耐德电气“数字赋能,全程减碳”创新峰会日前开幕。作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事,本届创新峰会再度汇聚来自各关键领域的行业领袖、
专家学者等,就中国经济
绿色转型的路径、全产业链减碳以及如何推动能源和工业等行业的低碳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如何正确认知双碳目标背后的逻辑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在峰会上提出,双碳是大势所趋,低碳转型不仅只是一种国家责任,也要考虑经济发展;不仅要注重短期目标,还要树立长期攻坚思想。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长李政也表示,双碳目标的本质就是要占据绿色经济的制高点,倒逼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毋庸置疑将创造巨大的市场机遇。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的计算,要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全球升温控制在2℃和1.5℃的目标,仅中国能源系统转型所需的投资成本就将达到100万亿元到138万亿元之间。
对企业来说,仅考虑自身减碳是不够的,也要推动全产业链伙伴协同减碳。“
碳足迹广泛存在于产品和资产的各个环节,加速减碳的关键在于全生命周期的
碳排放管理。”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指出,全程减碳需要专业的工具和人,即软件和服务。“软件能够实时采集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数据,并以算法实现跨
平台的实时反馈和优化,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减碳。而服务则提供专业人员和经验,是企业推进低碳转型的重要保障。”
据了解,施耐德电气在中国23家工厂中,就实现14家“零碳工厂”。除了自身实践,施耐德电气还广泛赋能用户和生态伙伴,协同供应链上下游减碳。自2018年以来,施耐德电气已经帮助客户累计减少3.58亿吨碳排放,预计到2025年将累计减少8亿吨碳排放。与此同时,施耐德电气还在2021年启动了全球供应商“零碳计划”,旨在帮助全球前1000位主要供应商到2025年将其运营所产生的碳排放降低50%,其中包括中国近200家供应商。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